9月20日7时01分,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全长29米,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 全长29米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负责总体研制,是我国新型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主要用于满足微小卫星发射需求。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箭,其具备全新的结构形式、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自主创新成果达几十项,发射可靠性提高到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我国最新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三平”测发模式,成功突破高精度控制技术、氧箱自增压技术、燃气滚控技术、箭地一体化快速测发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按照“通用化、组合化、系列化”思路设计,可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标志着我国在运载火箭现代化、模块化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长征六号在国内运载火箭领域创造性地采用了“三平”测发模式,所谓“三平”,就是在水平状态下,完成火箭整体总装测试、星箭对接和运输起竖。按照设计,采用“三平”测发模式的长征六号,发射准备周期仅需7天,可以适应卫星发射低成本、短周期的需求。 长征六号可以实现更高的导航精度,确保卫星入轨精度达到百米级,在浩瀚太空,这就像是“太空快递”能够“上门投递”,其精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专家认为,这型20多年来我国首次全新研发的运载火箭,将对我国未来运载火箭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它的研制成功,对于完善我国运载火箭型谱、提高火箭发射安全环保性、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航天动力进入绿色无毒时代 长征六号实现了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首飞。这款发动机具有高压、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的特点,能够通过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将运载火箭推向太空。该发动机的研制,填补了我国补燃循环发动机的技术空白,实现了我国火箭动力从常规至绿色无毒的巨大跨越,开创了我国发动机领域的多个第一。 液氧煤油发动机集多项新技术于一身,突破了高压补燃关键技术80余项。先进的自身起动技术使火箭发动机启动从老式的手摇拖拉机式改为一拧钥匙即能启动的汽车式;大范围推力调节技术使得其具有大范围推力调节能力,如同自动挡的汽车,可以实现无级变速。对于载人航天来说,通过推力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火箭飞行中的加速度,提高航天员的舒适度,降低对航天员的体能要求,使普通人也有望遨游太空;高压大功率的涡轮泵技术使得“发动机的心脏”涡轮泵成为强劲的动力源泉。 除了长六火箭以外,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中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也将使用120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谭永华认为,“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将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以及下一步深空探测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多星发射降低单颗载荷的发射成本 长征六号首飞,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20颗微小卫星,主要用于开展航天新技术、新体制、新产品等空间试验。 “这20颗卫星都不大,最大的开拓一号卫星,才100多公斤重,而最小的子星只有几十克,比一部手机还小。”长六火箭主任设计师张晓东介绍。 一箭二十星并非为了显摆酷炫,市场这块大蛋糕才是这次发射的最大甜头。一箭多星发射可以充分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余量。据航天专家介绍,发射低轨道卫星的运载火箭要比发射高轨卫星的火箭花费少,而小卫星一般采用500公里以下高度的轨道就够了。同时,多星发射还能进一步降低单颗载荷的发射成本。目前,卫星研制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是国际卫星研制的一个基本趋势。多星发射犹如品质依旧上乘的“特价旅行”,价格诱人因而客户愿意尝试,而且对于火箭来说,客户越多,每颗卫星的费用就越低。 “将来,商用图片、纪念品、超高空气球、区域通讯中继等都将成为我们火箭服务的对象。”长六火箭副总设计师周遇仁说。(余建斌 李心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