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秋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它启示人们:伟大的功业,来自于一点一滴的积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一群追梦者,白手起家,造中国新箭;他们是一群创业者,在事业发展顺风顺水之时,毅然肩负起探索未知领域的重任;他们是一群敢想敢为的人,只要树立了目标,披荆斩棘也要到达彼岸。 他们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研制团队。
试验队员正在召开班前会 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两总”系统是一支研制队伍的灵魂,他们不仅是技术带头人,也是队伍的“定海神针”。长六火箭“两总”系统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张卫东,副总设计师周遇仁、李程刚、丁秀峰以及副总指挥李军来自于八院,副总设计师刘红军以及副总指挥王建设来自于六院。 在长六火箭研制过程中,他们互相配合,打出了漂亮的组合拳。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张卫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型号研制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也总是拿这句话来鼓励大家。“大气、睿智、冷静、谦和”,这是大家对张卫东的评价。研制一型全新火箭,就是一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当岔路出现的时候,选择走哪一条路需要智慧,也需要魄力。 在长六火箭研制过程中,当不同的技术方案出现时,选择哪一种方案,这关系到火箭研制的成败与进度。张卫东总是毅然决然选择技术更先进、探索难度更大的技术方案。 遇到挫折的时候,张卫东总是鼓励大家说:“我是型号第一负责人,而型号研制必须靠大家,只要大家把工作做踏实、做充分了,出了问题是我的,成绩是大家的。” “刚见面时感觉他比较严厉,接触久了发现他非常和善与睿智。”这是大多数人对周遇仁的印象。这位长六火箭副总设计师以创新大胆、技术扎实和亲力亲为而闻名。 2008年长六火箭立项时,周遇仁带领研制队伍提出了一个个满足苛刻技术指标的解决方案;立项成功后,长六火箭确定了12项重大创新,90项关键技术创新。每一项关键技术能否被突破决定着长六火箭的成败,周遇仁总是鼓励大家:“我们要对型号负责,争取做到历史清楚、历史清白。” “负责”是周遇仁的一大特点。在型号攻关、试验的时候,他率先垂范,在遇到危险情况的时候,他冲锋在前。有人说,周总的风格是,当他觉得一件事情可能给研制人员带来风险的时候,他也一定要陪着去。 在刘红军腰上,绑着一条已经陪伴他几年的软腰带,在此之前,他身上绑着的是一条钢护腰带。由于长时间废寝忘食地工作,刘红军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疼痛来袭的时候,如同被电击一般。医生曾经叮嘱他,如果不注意休息,就有瘫痪的可能,但他经常将医生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有一次发动机在秦岭山沟里进行试验,因为不能长时间坐着,他便找司机拆掉了一个车座椅,躺着进山沟指导试验。 为了治疗,刘红军在腰上绑上了一个钢腰带,这一绑就是8年。稍微好转以后,他才换上了这条软腰带。了解刘红军的人都说,他是个对技术有情结的人,对于技术问题,挑战越大、难度越大,他越感兴趣。刘红军说,液氧煤油发动机就像自己的孩子,他为之倾注了感情。 6年造箭 收获成长 长六火箭研制团队是一支年轻而稳定的队伍。2008年队伍组建以来,尽管人数在不断增长,但核心人员一直都比较稳定。 在研制团队中,不少人大学毕业后接触的第一个型号就是长六火箭,在进入发射场的109名研制人员中,第一次来发射场执行发射任务的占到了45%。这支以“80后”为主的队伍让人感到惊喜,在工作中,他们继承了老一辈航天人传承下来的航天精神,在生活中,他们是一群有趣的人。 长六火箭研制队伍氛围好离不开“两总”的鼓励。在工作中,张卫东以“民主作风”出名,每次听取汇报的时候,他总是先认真耐心聆听,从不中途打断。“要让大家发表意见。”这是团队秉持的理念。 很多人说“怕”向丁秀峰汇报工作,因为她总是在思考型号的薄弱环节。就是这位让人“怕”的丁总,在工作中却不搞“独断专行”。她经常组织大家讨论,也乐得见到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在丁秀峰看来,争论越激烈,证明大家对技术的认识越深。 正是有了“两总”的率先垂范,在长六火箭研制团队中,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年轻而能担大任是长六火箭研制团队的一大特点。作为一个新研型号,长六火箭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数不胜数,大型试验一个连一个。但这些刚走出大学校门或才走上工作岗位数年的年轻人,发扬航天精神,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每一项技术从构想到产品的实现,都凝聚着团队的泪水和汗水。对于他们而言,成功,是最好的奖励与补偿。 在攻关过程中,每个人也收获了成长。例如,长六火箭测量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平均型号经验仅5年的团队。伴随着长六火箭的研制,这支队伍不仅具备了火箭测量系统的抓总研制和试验能力,而且在新型数字化、模块化、通用化箭上单机、变换装置设计和地面各类大型试验测量系统研制两大领域实现了工程经验的积累和专业平台的建设。 张卫东表示,比型号成功更重要的是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支队伍既要有战斗力、凝聚力,也要有生命力,要能啃下型号攻关的硬骨头,也要保持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要一代比一代强,永葆队伍的生命力。(陈龙/文 宿东/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