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长征十一号首飞成功
长十一火箭固体发动机团队:“再累,我们也觉得是享受”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5/09/25

从研制启动到助力火箭首飞成功,长十一火箭固体火箭发动机历时数年,研制团队为其付出了巨大努力。

发动机总指挥张士林,在航天科研管理岗位上坚守了一辈子,长十一火箭发射成功后,他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一个句号;总设计师王建儒,长期埋首于固体运载动力技术方面的预研工作;四级发动机总体设计师赵东民,从去年年底开始,就进入了“疯狂加班模式”……

提到他们的故事,发动机研制团队的年轻人都敬佩地“不停点赞”。

曾经,年轻设计师张卓勋为深入掌握工艺知识,坚持到装药厂生产一线学习、跟产达3个月。

该型号生产准备时间、生产周期创下了新纪录,要满足装药总装要求,团队配备了必要的装备。清理组的员工戏称这个“大家伙”是个时光机,“灰里来,沙里去”地清理废砂,进去时“青丝髯髯”,出来后已是“白发鬓鬓”。

在对发动机头尾进行喷砂时,操作人员需要多次进入壳体内部。在那燥热和充满粉尘的空间内,操作人员每拧一次螺栓都会大汗淋漓,最后都变成了一个个“泥人”。

“只要把活干漂亮,再脏再累我们也觉得是种享受。”操作人员李波说。

在开展发动机燃烧室试验时,发动机吊装转运的安全问题特别引人关注。保温组全体人员“倾巢”出动,将这位“贵宾”安安全全请进了“家”。

在发动机转入地面试验试车台安装期间,时值冬季,为保证发动机某些特殊的零部件能正常工作。保温组的全体同志一起忙前忙后,为该发动机支好了保温帐篷,还为其加急定做了配套的台体保温系统。

前方发射场的队员们辛苦,在家的设计师们同样“压力山大”。

贺向东、魏坤龙两个年轻小伙每天守在办公室里。前方传过来的都是特别急、特别紧的任务,很多时候出问题的地方并不是他们负责的内容。他们就会马不停蹄地查阅资料、请教专家、重建模型。最紧张的时候,他们两天内画完几百万个网格,及时把最准确的方案反馈给了前方。

“各方助力固运强,载星君,创辉煌!”9月25日,长十一火箭成功发射,固体发动机团队笑得十分酣畅。(荣元昭 姚天宇/文 王磊/摄)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技术支持:北京航天四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