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十二五”成就回眸
北京卫星制造厂:深化改革提能力 解放思想促转型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6/02/25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厂长孙京谈“十二五”成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是从事空间飞行器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的诞生地。建厂58年以来,该厂先后完成了通信广播卫星、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7个系列共180余颗(艘)星船的机械、电子与热控产品研制、总装集成与测试,以及发射场服务等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该厂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形成了以宇航制造、机电产品设计、先进材料开发与应用为代表的技术体系,核心技术覆盖了大型复杂结构高精度、高可靠组合加工技术,复杂机电热系统集成制造技术,大功率、高可靠宇航电源控制与调节技术,宇航材料检测认定技术等12个领域,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企业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00余项,专利200余项。通过开展航天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形成了绿色建筑和CAST制造两个方向的一批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产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具备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在内的各项军工企业高级资质。

“十二五”辉煌成绩单

“与‘十一五’末期相比,经过5年的发展,我厂的营业收入、利润和资产总额均实现了翻番,我们朝着再造一个北京卫星制造厂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脚步。”谈起“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厂长孙京欣慰地说。

“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五院的正确领导下,该厂在圆满完成保成功、保交付、保增长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了宇航制造能力跨越发展,企业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提升。

国内承载量最大的“神舟智通”全向智能移动装备已经进入轨道交通领域,实现了“CAST”制造理念和技术的双输出。

深化改革提能力

技术创新促转型

深化改革提能力,确保成功固根基。作为军工企业,保成功是永恒的主旋律。“十二五”期间,该厂完成了关键宇航制造生产线向航天城的转移,实现了中关村厂区、航天城厂区、三河基地“三地并行”的能力布局,科研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十二五”末,该厂结构机构、电源、流体等产品和部装等生产能力较“十一五”末实现大幅提升,出色完成了以深空探测系列、“天宫一号”等为代表的高密度研制、生产、发射服务和保障任务,先后获2011年度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集体、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创新驱动搭平台,技术牵引助转型。“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5年来,我厂以用户需求为牵引,开展技术创新及产品研发,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空间。”孙京说。

“十二五”期间,该厂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完善,申报并获批了2个北京市工程中心、1个集团公司数字化制造中心和五院首批焊接实验室,引领和支撑了各领域技术创新活动;与哈工大、北工大等10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政产学研”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

该厂产品创新与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速,大功率直流并网控制器、星载SAR专用高效电源实现型号首飞,钻取采样子系统成功转正样研制,设计能力显著提升;VPPA自动化焊接技术在“天宫一号”等型号成功应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并将在后续空间站建设中全面使用;国产M40高模高强碳纤维成功应用于多个型号卫星,实现了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三维数字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提升了该厂科研生产能力。5年来,该厂新增技术研发项目158项,完成成果鉴定11项,受理专利259项,授权专利198项,获得国家、军队等省部级荣誉17项。

“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源系统产品在武汉琴台音乐厅、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国内大型项目中应用。

军民融合探新路

双核并行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该厂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实现由“以军为主”向“军民双核”的转变,正在由生产制造商向集成服务商逐步转变。

该厂结合市场需求和企业航天技术优势,瞄准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目标,形成了CAST制造和绿色建筑两大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

“十二五”期间,该厂高效集成冷热源系统产品创新系统级集成模式,已成功应用于地产、轨道交通领域,累计签约项目已达几十项;钢铝复合轨仅两年就完成了产品研发、鉴定、试验等工作,实现国产化,并成功中标广州、北京地铁等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全向智能移动平台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在高铁制造、电力测试、航天总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运载能力突破50吨,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5年来,该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司利润总额增长了113%,企业的多项航天技术实现应用转化,自主造血能力显著提高。

数控加工生产线已投入使用。

力抓党建聚人心

以人为本育人才

“只有加强党对国有军工企业的领导,才能跟上形势,举好旗、走对路。”孙京说。“十二五”期间,该厂坚持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在抓战略、抓思想、抓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长期以来,该厂党委带领班子成员深入学习国家政策,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提出了带领企业实现“五个转变”的战略发展方向,即引领企业实现:从两个产业、两支队伍的二元管理向二级部门军民融合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牵引发展向自主技术推动发展转变,从行政化向专业化、市场化转变,从小作坊向大产业链转变,从不计成本保成功向科学保成功、全力求效益转变。发展观念的转变,为企业军民深度融合、动态互补奠定了思想基础。

5年来,该厂党委抓思想解放,重塑了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出了“造精品卫星,创高端产业,富国强军利民”的企业愿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王连友班组”、电子装联中心等集体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通过抓企业队伍建设,该厂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各类队伍能力持续提升,保障了企业快速发展。5年间,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成绩显著,新增集团公司、五院学科带头人15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全国技术能手11人、航天大奖11人、航天技术能手16人,并有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集团公司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该厂落户。

荣获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技术(VPPA)已经在“天宫一号”等重大型号研制中实现工程化应用。

科学谋划“十三五”

全力以赴谱新篇

面对“十三五”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走具有企业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该厂将围绕军民融合发展这一核心目标,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科研生产主体责任,走专业化、市场化、企业化改造道路,搞好业务系统等四项建设,实现“五个转变”,力争在“十三五”末,将北京卫星制造厂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宇航制造企业。

回顾“十二五”,该厂员工同心协力,业绩振奋人心;展望“十三五”,该厂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提升能力,为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宇航制造企业而不懈奋斗!(薛飞 贺喜梅

“十三五”发展新蓝图

北京卫星制造厂航天城新厂区科研楼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技术支持:北京航天四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