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报道 热点聚焦 两会直通车 议案提案 两会视角 两会一席谈 航天朋友圈 图说两会
两会直通车 当前位置:首页  >  两会直通车 > 正文
“蓝沙发”访谈:张柏楠、姜杰展望2016中国航天发射“大年”
发布时间:2016-03-10    信息来源:人民网

  • [人民网科技]: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人民网科技频道两会科学TALK以及中国航天网“蓝沙发”栏目联合推出的两会系列访谈,我是主持人。[14:56]
  • [人民网科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第一次全国两会,2016年两会现在正在北京召开,和以往一样,每一年的全国两会期间航天界的代表委员都是倍受媒体和网友们关注的。2016年作为航天大年,中国将有哪些大的动作值得期待,在“十三五”期间中国航天的白皮书又将如何书写呢?[14:57]
  • [人民网科技]:今天节目我们邀请到两位来自航天界的代表委员,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张总。[14:57]
  • [张柏楠]:人民网,各位网友,大家好。[14:57]
  • [人民网科技]:我对面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也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您好。[14:58]
  • [姜杰]:网友们,大家好。[14:58]
  • [人民网科技]:非常欢迎两位老总,因为我们知道会期特别忙,两会现在已经进行了大概过半了,所以两位先来谈谈今年参会的感受,从张总开始。[14:59]
  • [张柏楠]:今年两会应该总的感觉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会议,因为确实2015年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来之不易。而且作为2016年来讲,又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所以各项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今年的会议整个日程安排的比较满,而且各位委员代表讨论也是非常的热烈,而且结合了当前的实际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务实的会,也是一个“十三五”开局大家鼓劲的会。[15:00]
  • [人民网科技]:姜总有什么感受吗?[15:00]
  • [姜杰]:这次参加两会我的感受是,从政府的工作报告,政协的工作报告,还有我们“十三五”的规划中,我感受到了两个词,一个是“信心”,一个是“战略”。为什么这么说呢?,2015年的工作也包括“十二五”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说我们航天,在总理的报告里边就提到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都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等等,咱们国家在“十二五”还是取得很大的成绩,我觉得来之不易。再一个,“十三五”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战略的目标上,提出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我想这些确实彰显了中国信心,具有战略性,所以参加两会感受还是很深的。[15:01]
  • [人民网科技]:其实我们会注意到,每年的两会期间航天界的代表委员带来的提案、议案,其实不止是关注咱们航天自己的领域,今年两位给我们带来的提案、议案都有哪些方面呢?[15:01]
  • [张柏楠]:我今年的议案比较关注创新,今年从两会的报告包括“十三五”规划,都非常强调一定要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五大理念之首,而且是处在核心的位置上,所以围绕着创新,怎么给创新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应该说前几年国家对于关于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出台了很多政策,非常好,但这到最终落实,还有很多细节要进一步去解决,我的议案主要围绕着这些方面。[15:01]
  • [人民网科技]:姜总呢?[15:02]
  • [姜杰]:我这次参会关注的提案也好、议案也好,主要也是科技创新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而且这次特别提到的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我的提案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制造2025”这方面的,提升制造能力的一个提案。还有一个是民生方面的关注,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些地区的雾霾还是比较严重,在幼儿园建议能够安装这种净化设备,保证儿童有一个很好洁净的环境,他们的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15:02]
  • [人民网科技]:确实两位的提案、议案其实囊括了很多,包括科研方面的,包括制造业,包括整个民生方面。其实谈到咱们自己的专业,谈到航天,我们知道近几年可以说是中国航天发射的大年,因为从数据来看,仅2016年—2018年就要进行60次发射那么多,比“十二五”年均发射的密度提高了整整一倍。发射密度这么高,我们可想而知航天人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应该也是特别大,所以二位老总觉得航天人该怎么应对这样高密度的发射任务?包括我们科研人员该怎么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15:02]
  • [张柏楠]:“十二五”航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十三五”党和国家对航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航天人的使命。如何更好的完成这些任务,我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最最重要的应该是质量,要保证每个人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是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最好最好的办法。这样不论是从领导还是到一线操作工人,要让大家都有这种非常强的责任意识。比方说我们所负责的载人航天更是这样,载人航天人命关天,这里边每项操作可能都会影响航天员的安全,所以这里边第一是要把事情一次做对。[15:03]
  • [张柏楠]:第二,还是要探索能够提高设计研制效率的这种手段。应该说近些年,尤其是在“中国制造2025”、“信息物理融合”等等这些指导下,应该说从设计、分析甚至包括加工制造,都提供了很多非常好的手段,这也大大提高了整个航天研制的效率。比如说原先我们搞一个型号可能要3年、5年,现在一些新的手段,包括数字化的设计分析手段的支持下,很多不是太复杂的型号,甚至可以用短短一年就完成整个设计和产品的研制,应该说这都是整个社会进步、咱们国家技术发展带来的提升。[15:04]
  • [人民网科技]:姜总呢,因为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发射任务都离不开火箭系统,得先通过火箭打上去才能执行下面的任务,所以您觉得对于航天人来说这个挑战是不是也挺大的?[15:04]
  • [姜杰]:确实,我想可以这么说,航天的发展我可以把它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比如说运载火箭,是实验性;第二个阶段是实用性,可以发射了;第三个阶段是适用性,就是可以多种轨道、多型火箭;第四个阶段就是高适应性。我想从1970年4月24日第一枚火箭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至今经历的这样四个阶段,现在我认为是处在高适应性发展过程中。[15:04]
  • [姜杰]:刚才你提到的高密度,实际上高密度我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比如拿我们长三甲系列火箭来说,长三甲系列发射任务中已经经历了三次高密度,第一次是我们2006年—2007年,那个时候是1年发射了9次,是跨了2年,实际上是一个年度9次发射。第二次进入高密度是2010年、2011年、2012年,我们叫第二轮高密度,第二轮高密度长三甲系列火箭完成了26次发射,也就是2010年是8次、2011年9次、2012年也是9次。这次从去年开始,2015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又进入了第三轮高密度,这一轮的高密度可能是更长时间的,按照现在的发射计划,可能至少到2020年,每年都有差不多接近8—10发这样一个数量。[15:05]
  • [姜杰]:为什么能够完成这么多的任务?我想涉及到火箭的设计、制造、试验,也包括最后到了发射场发射的准备这个过程、这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实际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完成高密度任务,因为发射卫星对于火箭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不同的轨道、不同的运载能力,都有特殊的要求。我们从设计上、从制造上、制造工艺上、从实验上、从发射流程上,都要采用一些适应高密度的专门设计。[15:06]
  • [姜杰]:比如火箭设计具有高适应性,让长三甲系列火箭可以发射各种轨道的卫星,发射不同任务的时候,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是专门设计,相同的部分是一个通用的设计,包括制造环节也是这样。[15:06]
  • [姜杰]:还有,设计出高适应性的火箭,要有一个很强的设计队伍。制造过程,严格的制造,这个工艺和过程的控制,就是说产品要有一个好的质量,一个产品设计上高可靠、产品制造上的高质量、高适应,最后研制生产的火箭就是一个高适应性、高可靠、高产品质量的火箭,它能够满足适应一个高密度的任务。我相信今年,从去年开始的这一轮新的高密度时间更长,至少要5年的时间,我们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能够胜任高密度的任务要求。[15:06]
  • [人民网科技]:就像刚才姜总说的,密度上去了质量不能掉下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于高密度发射的这种适应性其实也体现了我们这个队伍在整个设计、制造,包括整个管理工艺上能力的不断提升,而且对于咱们科研团队在整个设计思路以及经验方法上面都是有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家不断地去创新,就像刚才张总提到的创新这一点。[15:07]
  • [人民网科技]:所以二位作为咱们飞船系统、火箭系统的带头人,觉得创新对于我们自己的航天团队来说究竟有什么特别的、特殊的意义没有?[15:07]
  • [姜杰]:创新对于航天来讲,如果说质量是生命的话,创新我认为也不亚于质量,也是航天的生命。因为作为航天来讲,它的使命应该是为人类的未来服务,尤其是载人航天,应该是越走越远,实际航天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探索宇宙,探索宇宙如果没有这种创新的精神是不能想的,肯定不能实现的,所以对于航天来讲创新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能够有这种探索宇宙的梦想,而且有不断创新的意识,才有可能去完成探索宇宙这个使命。[15:07]
  • [人民网科技]:因为宇宙本身可能就是未知的,所以当我们进行一个未知的、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的时候,可能更多的就是要开创道路,姜总觉得这个创新对于团队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15:08]
  • [姜杰]:非常重要,因为可以说航天就是自主创新走出来的,航天是买不来的,航天是靠大家的创新不断的发展起来的。我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航天大国,中国航天举世瞩目、举国关注,取得了这么好的一个成绩,我想这些都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这些都是缺一不可。[15:08]
  • [人民网科技]:没错。其实说到火箭团队的创新,在2016年现役及新一代的运载火箭将会密集的登场,其中既包括大家熟悉的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以及刚才说的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也包括即将首飞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尤其是长征五号的首飞,我们知道会标志着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大运载时代,具有标志性的意义。[15:08]
  • [人民网科技]:所以多型号火箭这样一个集中的登场、集中的亮相,您觉得对于咱们火箭团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15:08]
  • [姜杰]: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有道理,就是“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今年所有的火箭,咱们现有的火箭、在役的火箭,还有新一代火箭,像你说的都有发射任务。[15:09]
  • [人民网科技]:您觉得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我们进入新的时代嘛,我们会在2016年有一个类似火箭全家福的亮相,所以您觉得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没有?[15:10]
  • [姜杰]:新一代运载火箭,我想它在火箭的适应性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比如说大家非常关注的长征五号,今年要实现首飞,长征五号实现了运载能力比较大的跨越,记得我们长征三号乙火箭,在长征五号之前是咱们国家最大运载能力的火箭,它在上世纪90年代末,1997年首飞飞行成功的。当时这枚火箭是在全世界已经算是大运载了,我记得它的运载能力排第三,这二十多年它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15:11]
  • [姜杰]:今年长征五号要首飞,它的运载能力高轨道,就是GTO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它的运载能力达到了14吨。刚才说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它的标准GTO轨道是5.5吨,长征五号比长征三号乙火箭实际上是多了一倍多,这样一个量级。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我相信它一定会成功,我们的运载能力达到了国际主流火箭相当的水平。[15:11]
  • [人民网科技]:我们可以接下来聊聊您所熟悉的长三甲,因为在长五之前长三甲可能更多的是承担着大部分的发射任务,可以说是一个主力的火箭型号,也有网友会觉得,如果新一代的运载火箭成长起来了,长三甲以后该怎么办,它会不会失业?但是我们拿到的这个数据说,到2020年,长三甲每年还都将进行10发的发射量,所以它的工作量其实并没有减。[15:11]
  • [姜杰]:长征五号是大运载,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我觉得它应该算是中运载,用高轨道来衡量它的运载能力,一个是大运载,一个是中运载,现在按照咱们发射任务,它是有不同的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的需求,所以有些要靠长三甲系列来承担,有些就要长征五号大运载来承担发射任务。当然,我们在后续也要研制新一代高轨道的中型运载火箭。[15:12]
  • [人民网科技]: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长三甲会失业,它和长五干的是不一样的活。[15:12]
  • [姜杰]:它还会持续为中国航天做很长时间的贡献。[15:12]
  • [人民网科技]:我们再来聊聊张总的专业,因为我们知道今年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还将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神十一将会搭载两名航天员到空间去实现对接,并且最终在轨驻留长达30天,其实我们知道,航天员驻留的时间越长对飞船的要求越高。[15:13]
  • [人民网科技]:因为我们一方面又要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尽可能让他们住的舒适,另外一方面,还要保障这个设备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所以这么多要求集于一身,对于咱们飞船系统来说,特别对于您来说,有没有一点压力山大的感觉?[15:13]
  • [张柏楠]:今年飞行的神舟十一号,应该是神舟飞船执行空间站载人天地往返运输之前进行实验的一次任务,但是作为飞船本身,它已经是第二次应用性飞行,从整个飞船的研制过程来讲,我们感觉最最关键的还是如何保证航天员的安全,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15:29]
  • [张柏楠]:作为本次任务来讲,一方面,它要根据未来空间站的任务进行一些适应性的更改,来适应未来的任务,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另外还有一些,由于元器件、原材料国产化,目前从飞船来讲,咱们国产的飞船我们始终坚持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道路,从整机来讲已经完成国产了,现在原材料、元器件也国产,这里面可能有一些更改。[15:30]
  • [张柏楠]:但是从整个的技术状态和方案来讲,应该说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还是基本相似的,这次主要任务还是把航天员送到天宫二号再让他们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是飞船的主要使命。[15:31]
  • [张柏楠]:从时间长短来讲,确实,人在太空里边呆的时间越长,对飞行器的要求越高,作为神舟飞船来讲,目前已经具备能够在轨飞行半年的这种能力,本次飞行大概是一个月,对它来讲也是最长的一次考验,以后会逐渐的延长飞船的在轨飞行时间,以考核它本身长期飞行的这种能力。[15:31]
  • [人民网科技]:这次任务我们飞船都进行了哪些技术或者是其他细节方面的这种创新呢?[15:31]
  • [张柏楠]:我刚才说了,改进并不是很多,没有变化是它最大的变化。[15:32]
  • [人民网科技]:所以说不是没有变化,就是说我们可以适应目前的这种任务的改变。[15:33]
  • [张柏楠]:对。[15:33]
  • [人民网科技]:航天员在轨驻留30天,您刚刚说我们的能力可以达到半年。[15:33]
  • [张柏楠]:在空间站停靠飞行半年。[15:33]
  • [人民网科技]:在轨驻留30天您觉得对于我们是一个能力上面的极限挑战吗?[15:33]
  • [张柏楠]:目前的30天对于航天员的生命保障可能会有一些挑战,但是作为整个系统来讲,应该说目前我们整个的环境控制方案还主要是用以前的方案,未来是在空间站可能会有一次升级,那个时候咱们采用物理、化学的这种环境控制方案了,保证航天员长期飞行能力会大大提高。[15:34]
  • [人民网科技]:刚才您也说了,今年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的对接,实际上是在为2017年的验证货运飞船的对接和资源补给技术进行前期的验证,下面的货运飞船的这项任务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呢?大家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呢?[15:34]
  • [张柏楠]:货运飞船主要的使命是为空间站补给货物和推进剂,尤其是推进剂,就是卫星、空间飞行器、空间站的燃料,燃料的补给对一个飞行器尤其是空间站能够长期在轨运行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在空间站发射之前必须突破的一项关键技术,也就是推进剂补加技术。[15:35]
  • [张柏楠]:这个技术目前只有俄罗斯掌握,从这个技术本身的难点来说,主要是要在这种失重环境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把推进剂输送到被补加的飞行器里边去,在这种失重环境下,而且要物资高的回收效率,其实这个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包括失重状态下推进剂的管理,包括消耗性物质的有效利用,包括希望用尽可能小的功率、尽可能小的重量去完成这些任务,而不仅仅是像地面这种可以搞很大的泵站等等,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这些任务,这些对于整个设计来讲都是一个挑战。[15:35]
  • [人民网科技]: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了。我们在这方面现在准备的怎么样,您能给我们透露一下吗?[15:36]
  • [张柏楠]:应该说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地面验证已经都解决了,目前主要是最后的产品研制,因为这种非重力环节在地面是没有办法正式考核,真正的效果怎么样还是要飞行的时候看。[15:36]
  • [人民网科技]:还是得上天。[15:36]
  • [张柏楠]:对。[15:36]
  • [人民网科技]:说到国外的刚刚张总提到的俄罗斯可能在这方面掌握了一些技术,我们有没有考虑,比如说跟国外的一些有经验的国家进行一些借鉴或者考虑一些合作,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15:36]
  • [张柏楠]:应该说中国航天逐渐在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早期俄罗斯或者说前苏联应该说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是近些年尤其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越来越需要我们靠自己来完成这些技术的攻关,应该说后期尤其是近些年主要还是靠自己的技术来解决的。[15:37]
  • [人民网科技]:火箭领域其实在国外也有一些大事,因为在去年美国的SpaceX公司是进行了几次的火箭回收,所以谈到火箭回收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现在还是以一箭一星或者是一箭多星发射为主,和火箭回收相比是不是那种技术的成本低的比较多呢,所以他们愿意尝试这种新的技术呢?[15:41]
  • [姜杰]:应该说火箭回收目的在于重复使用,目前看现在重复使用还是在探索阶段,到底它是不是作为一个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现在我想还不能下结论。但我想火箭低成本进入空间是各个国家,也包括我们国家,都在探讨的一个火箭技术,低成本进入空间,这是大家探讨的一个发展的方向。[15:42]
  • [姜杰]:比如说航天飞机,早期美国的航天飞机,实际上当时,我记得NASA立项的时候,目的是为了低成本进入空间,但实际上是到最后经过了135次飞行还是终止了航天飞机的任务,算下来它的成本并不低,平均来算,每次发射大概要数亿美元这样一个量级,可重复使用实现了,经济性是不好的。[15:42]
  • [姜杰]:但是航天飞机的终止并没有停止大家对低成本进入空间重复使用这些探索,低成本进入空间还要继续探索,我觉得这个是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也在做可重复使用技术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15:42]
  • [人民网科技]:说到姜总,因为我们知道您其实身份挺特殊的,因为您是集三个身份于一身,一个是女航天科研人员,一个是女政协委员,同时还是新当选的女科学院院士,所以三个身份于一身,特别昨天是三八“女神节”,每次到三八节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说,女科技人员的现状,女科技人员是不是身份很辛苦,您其实是最有发言权。[15:43]
  • [人民网科技]:您能不能谈谈作为一个女性航天人,您在这方面的一个感受?您觉得女性航天人这样一个群体您怎么来看,因为传统意义上觉得航天是工科,可能是男性为主导的这样一个科研领域,所以您作为少数的女性科研人员,您觉得怎么看待女航天人?[15:44]
  • [姜杰]:从事航天工作的我不知道这个比例,没有准确统计的比例,女性也很多,而且我们在这些关键岗位的女性也不少,她们也是在航天工作当中,在型号的研制中也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15:44]
  • [人民网科技]:所以对于女科研人员大家有时候也会说,工作上面可能会挺辛苦的,怎么来平衡工作和家庭,包括孩子的精力投入上面是不是能够去协调好,您有什么经验没有?[15:44]
  • [姜杰]:我自己倒没有太多的经验,我大部分是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是我家里的人对我还是非常支持的,我想男性、女性对家里都应该有同样的责任。[15:44]
  • [人民网科技]:没错。所以姜总最大的经验就是,要找一个支持自己的好丈夫。[15:44]
  • [姜杰]:我眼中的航天女性都很聪明、智慧。[15:45]
  • [人民网科技]:这是肯定的。[15:45]
  • [姜杰]:还有,女性有一种特质,她们叫柔性也好、平衡协调也好,我觉得她们这方面有特质。[15:45]
  • [人民网科技]:其实两位刚才前面也谈了很多创新、创业的话题,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说到这股风潮其实也刮到了航天界,因为不仅有国字头的科研院所,有咱们中坚的科研力量,现在也有一些民营资本进入航天领域,也有一些80、90后的创业大军开始从事航天界的一些创新和创业的工作,二位作为航天领域的带头人、老前辈,怎么来看待这样一种现象?[15:45]
  • [张柏楠]:我认为近些年航天也逐渐成为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应该说从国外公司来讲,类似马斯克的SpaceX等等这些国外的一些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公司,都把目光转移到航天这个领域,认为航天这个领域在未来有可能是下一个很有发展的市场,所以这里边包括谷歌、亚马逊等等这些公司,都有航天的项目,所以应该说航天有可能是下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15:46]
  • [张柏楠]:而且对于这种趋势来讲,航天人应该感到高兴,任何一个领域,只有开始了商业化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发展,航空是这样、计算机是这样、互联网是这样,我希望航天是下一个。[15:46]
  • [人民网科技]:姜总呢?[15:46]
  • [姜杰]:我这么看,航天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而且航天它是一个集体创新的结果,不是靠一个人或者短时间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而且是很多人来从事这样一个航天的事业,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把航天干得更好。[15:47]
  • [姜杰]:我赞成大家热爱航天,有兴趣干航天的都可以参与航天这个队伍,但是一定要记住,航天它是要安心、潜心去追求,不断地去创新,要用心去做事才能够做成,它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多学科的复杂的工程,靠一时的兴趣和热情那是干不成的。[15:47]
  • [人民网科技]:兴趣可能引领大家入门,但是走下去可能更多还得靠坚持。[15:47]
  • [姜杰]:要坚持、持久。[15:47]
  • [人民网科技]:耐得住寂寞。其实在今天咱们这个节目开始之前,在网上有一个特别热的话题,就是今天有一个人机大战,最终机器是赢了人,在围棋比赛当中赢了人,我在上节目之前我看了很多网友的留言,大家会讨论说,人工智能已经打败人了,人工智能究竟是为人类来服务的呢,还是最终会打败人类呢,它的位置究竟是怎样的呢?[15:48]
  • [人民网科技]:说到人工智能,其实我们航天领域也有很多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我们的无人飞船,包括我们的飞行器、月球车等等,所以我特别想问问二位,咱们航天系统应用的这些信息技术和我们传统大家认为的这种人工智能究竟是不是一回事,有没有什么区别?[15:48]
  • [张柏楠]:我觉得对于人工智能的关注和探讨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也是一个哲学的话题,应该说从人类创造的这些平台,比如从车辆、船舶、飞机都是从有人驾驶开始的,唯独航天是一开始就是无人的,航天飞行器、卫星它就是一个无人驾驶的平台,从它一出生开始就是这样的。[15:48]
  • [张柏楠]:应该说从人工智能来讲,我没有做过很深入的研究,但我理解,它其实应该是,就是刚才您说了,从信息的理论,或者信息技术角度来讲,一般来讲无非就是对于环境的认知和感知、规划决策以及最后的执行,其实作为卫星来讲、火箭来讲,实际都有这种能力,以前叫自动控制,现在逐渐开始有人工智能这种说法了。[15:49]
  • [张柏楠]:应该说从航天器来讲,比如像卫星,因为它长期在空间飞行,很多必须得卫星独立处理,就拿载人飞船来讲,包括运载火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必须随时能够诊断自身的故障,尤其是那些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故障,立刻做出判断以后开始启动应急的程序,这个本身就是一种智能化,如果从现在观点来讲,是一种智能化的手段。[15:49]
  • [张柏楠]: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智能化也好、机器人也好,实际我认为它应该是人类的一个好的朋友,尤其从载人航天来讲,载人航天如果你要想走得远,有机器人的辅助,人机联合探索肯定是未来人类探索宇宙的一条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应该为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多的任务感到高兴。[15:49]
  • [张柏楠]:卫星也是,目前包括国内、国外,国内也有一些卫星发射半年不需要干预,比如半年、一年它自主去完成它的任务,这个能力目前都有,而且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当然对于机器人这种能力的提升作为人类来讲从哲学意义来讲也有一些恐惧,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15:49]
  • [张柏楠]:但是这里边个人观点我是这么看的,实际上从单项的能力来讲,机器早就超过人了,比如说跑得快的肯定不是人,机器跑的都比人快,机器会飞,人不会飞,其实机器已经完成了很多,就是单项来讲完成了很多人类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刚开始的时候是“深蓝”,最早是“深蓝”赢了俄罗斯的国际象棋大师,是第一次机器人在棋类比赛,以前都是人类自己把持的领域,象棋战胜了人类,随之而来的这次是围棋。[15:49]
  • [张柏楠]:我是这么看的,其实从计算机来讲,它的计算能力我相信单项指标人是肯定比不过计算机、机器的,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机器永远不可能产生思想,机器对于事物的判断永远离不开人,这也是为什么宇宙探索咱们讲需要人去探索,在现场对于一个环境、对于一个事物的判断,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就像是我们现在不可能把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恐怖分子把这件事交给机器人一样,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去替代人,但是它会成为人类的一个好的帮手。[15:50]
  • [人民网科技]:姜总如何认为呢?[15:50]
  • [姜杰]:我是这么看的,因为我是做运载火箭的,运载火箭本身它就是一个自主的控制飞行,火箭我们只要一点火全靠它自主控制飞行,实际上这也是有智能的部分在里面的,还有火箭在飞行过程当中我还可以实时的故障判别,可以信息重构,保证火箭飞行可靠,所以本身就是一个人工智能个体、信息技术个体。[15:50]
  • [姜杰]:我的观点就是,因为机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也是靠人的知识、靠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结合起来,把人的智慧,很多很多人的智慧,加上计算机的快速处理,这样形成的它的智能。刚才张总说得对,它不会产生思想,我觉得它不会创新,创新必须是靠人。它之所以可以快速做更多的工作,是因为它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强,集中了很多很多人的智慧。[15:50]
  • [人民网科技]:它最终会成为人类一个非常好的帮手。[15:51]
  • [人民网科技]: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因为我们知道最近会期很忙碌,两位在百忙之中来到演播室,跟网友分享了很多航天领域大的事情和值得大家期待的热点,再次感谢二位嘉宾,谢谢。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这次的节目,下次节目再见![15:51]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