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捧读《红楼梦》时,你会读到三个管理大观园的女人。一个是贾宝玉的生母王夫人,一个是贾琏的媳妇,理家奇人王熙凤,还有一个是贾探春。 先说第一个人物,贾宝玉的生母王夫人,她在大观园中扮演的是一个‘搞阳谋’的人物, 王夫人有一套成熟的杀人理论,这理论的精华处是千锤百炼的两句话,一句是:凡有本事的人都会调歪,第二句是:唱戏的都是狐狸精。 “凡是有本事的人都会调歪”。《红楼梦》里最有本事的人只有四个:她们分别诗才第一的林黛玉,女红第一的晴雯,理家奇人王熙凤和探春。 先说林妹妹,虽然有两把刷子,可她经常使个小性,说起话来尖酸刻薄。没有薛宝钗识大体,讨王夫人喜欢。 再说晴雯是如何调歪的。一是,生气起来就撕扇子,不管多名贵的扇子她都下得去手。二是,有时生气还拿丫鬟出气,自己心情不好,就找一个理由把丫鬟辞退,撵出大观园。 王夫人认为晴雯有以下两点罪状:其一是她有真本事,宝玉刚上身的“孔雀裘”被烧破了,当时连能干的织补匠都措手无策,都不知道“孔雀裘”的来历,大观园别的女儿更不知所以。而正在重病之中的晴雯,一提到孔雀裘,她就说到了“界织”这句行话,我猜想,晴雯可能是苏州人,“苏绣”在当时很有名,苏州的绣娘手艺高超,能为皇宫刺绣服装。晴雯熬了一夜终于收拾得天衣无缝,再也看不出破绽了。其二:晴雯生得太美了,王夫人一见生得美的女人眼里就要冒出火,心里就会冒出烟。因为正是年轻貌美的赵姨娘把丈夫贾政抢走了,他名义上是夫人,实质上年复一年没完没了守活寡,漂亮女人全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而这样的话儿是说不出口的。只好变换了一个花样来说:唱戏的,自然是“狐狸精”,表达的是她对漂亮女人的仇视。晴雯在大观园所有女儿中是生得最好的,王夫人对熙凤说她的眉眼倒像你妹妹……王夫人的名言:“唱戏的自然是狐狸精“,在大观园里是家喻户晓了,王熙凤心机百出挑拨道:”这演小旦的龄官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你们说说她像谁?“人人都晓得她像林妹妹,又都不愿意把这层窗户纸捅破,心直口快的史湘云看着林黛玉笑道:“我说她像林姐姐!”言下之意很明白:林黛玉就是一个狐狸精。 王夫人抄“捡”大观园就是操练、演习、实践这两句话。结果是撵走有本事的晴雯,逼死晴雯。晴雯是黛玉之影子,晴雯死即黛玉死。晴雯死黛玉死,充满诗意生气蓬勃的大观园一夜之间就变得鬼哭狼嚎啦,大观园失去了往昔的魅力,宝玉只好悬崖撒手,出家做和尚去。 由于王夫人不是男子,在那个社会里女子只能读私塾,致使王夫人学历较低,只能在大观园里当一回“白领”。王夫人这个“低学历”的“白领”,说话直白,不会搞阴谋,把中国历代统治者“妒贤嫉能”打击陷害,“有本事”人的肮脏心思毫无遮掩地全都说了出来。如果换成高学历的大才子曹操,杀人也要谎称“梦中杀人”呀! 《红楼梦》里提到的“紫金千万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指的是凤姐、探春二位。这二位是精明人,善于保护自己,而免受打击。王熙凤是王夫人内侄女,平时猛拍老祖宗的马屁。打麻将时出牌故意出到老祖宗的手里,牌打出去后,还故意拿回来,说,我打错啦!探春则有意疏远生母赵姨娘而千方百计亲近王夫人,说什么王夫人才是她的亲娘。这和有奶便是娘有什么区别?至于晴雯,至于诗人林黛玉从不知道曲意恭维巴结权势者王夫人。大观园毁就毁在王夫人的这个杀人理论里,宝黛爱情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就是这个杀人理论造的孽。 搞阴谋也好,搞阳谋也罢,从大观园逐渐走向衰败来看,“白领”王夫人不能容纳、任用贤能之人,搞“家天下”,是造成宴席散尽,“苍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主要原因。 倘若,我们读者中有管理者,那可万万不要成为王夫人这样的管理者呀! (作者:吴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