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介绍首个“中国航天日”及中国航天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中国空间技术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许达哲表示,目前,我国已成功实现航天器地外天体月球软着陆,掌握载人航天各项关键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迈进,遥感卫星分辨率进入亚米级时代。中国已成功研制10余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相对完备的运载火箭型谱,具备发射近地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发射226次,成功率超过96%。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成功实现首飞,星箭一体化快舟小型固体火箭成功发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成功,运载能力显著提升。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200余颗卫星,在轨卫星数量近150颗,已拥有完整的通信、遥感、导航以及技术试验等卫星系列。 中国空间应用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等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利、城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信广播卫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导航定位卫星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各类卫星应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为例,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18个行业1100多家单位和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高分数据共享,不断扩大专业化业务化应用。又如,风云系列卫星实现对台风、雨涝、森林与草原火灾、干旱、沙尘暴、寒潮冰雪等灾害的有效监测,气象预报和气候变化监测能力明显提升。海洋系列卫星对海冰、海温、风场等的预报精度和灾害性海况的监测时效显著提高。资源系列卫星在资源及地质灾害调查、监测与管理和城市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通信广播卫星广泛服务广播电视、卫星远程教育、卫星远程医疗,卫星应急通信保障为抢险救灾、重大突发事件处置提供了重要支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通信授时、电力调度和减灾救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能力和研究水平显著增强,积极开展太阳系起源与演化、日地空间、月球科学等探测与研究,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取得跨越发展;成功发射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实践系列卫星为代表的多颗科学实验卫星,空间物理、空间化学、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等空间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空间碎片观测、减缓和防护取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探测与研究为深空探测后续任务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探索的重要平台。近期,月球探测面向社会征集了载荷创意设计,得到了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的热烈响应。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成果丰硕,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100余项合作协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金砖国家航天机构共同推动建设遥感卫星星座;支持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构建多任务小卫星星座。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各项活动,与联合国签署对地观测数据和技术支持谅解备忘录;在《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机制下,与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开展重大灾害救援卫星数据支持合作。“风云”卫星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国际业务气象卫星系列,“北斗”导航系统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认可的四大核心系统供应商之一。宇航产品出口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累计实施44次商业发射、10次搭载发射,完成9颗整星出口,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标志。 中国航天工业基础不断夯实,科研生产能力体系和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已形成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基地;建立了设备齐全、布局合理、能够发射各类航天器的4大发射场,综合性试验能力和高密度发射能力明显提高;建立了由国内地面台站和远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地面测控网;建立了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的地面应用系统,为卫星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赵竹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