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及地方媒体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采访报道随行记 在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宣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组织开展了“新闻媒体走进航天”大型采访活动。来自数十家中央主要媒体及地方媒体近50人的记者团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五院和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在短短不到两天的时间里,记者们深入基层一线,近距离地体验了一把航天科技的“高大上”。 记者拍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采访活动中,媒体记者们边走边记、边看边问,为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航天科技集团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素材。集团公司在完成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以及涌现出的一批作风过硬、技术精湛的高科技人才,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院 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 4月12日一早,媒体记者们驱车前往五院,那里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月球探测器、第一颗商业出口卫星的诞生地。 在五院展厅中,悬挂在半空中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备份星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而一旁播放的熟悉的乐曲《东方红》,仿佛把大家带回到了1970年。 录下东方红歌曲的声音 “为什么这里能够孕育东方红一号卫星,为什么这里能够走出一批批优秀的航天人才?”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们首先聆听了五院党委副书记王中阳对五院发展的介绍,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范本尧等专家进行了深入座谈。专家们用一个个幽默生动的小故事为记者们回顾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及东方红系列卫星的情况,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航天专家介绍卫星研制情况 随后,记者们前往天宫二号研制试验现场及空间机械臂研制单位。大多数记者都是第一次来到试验现场,这里的一切让他们感到新鲜。尤其是在空间机械臂研究所,大家都对未来能够应用到太空中的这些机器人充满期待。 记者们拍摄航天员专属座椅 一院 长征系列火箭的发祥地 探索过卫星的“摇篮”,下午,记者团一行从五院来到位于丰台区东高地的一院。 在211厂总装事业部参观通道中,记者们了解了火箭总装厂的历史,看到了正在进行测试的长征系列火箭,虽然离得有些远,但却能感受到火箭一步步诞生的过程。 记者拍摄新一代运载火箭 座谈会上,一院党委副书记罗晓阳首先介绍了一院以及长征系列火箭的整体情况。记者们随之抛出心中的疑问,与长征一号研制亲历者韩厚健等专家进行交流。 “请问各位专家对可回收火箭的看法,请问航天科技如何发扬工匠精神,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未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对于一个个问题,专家们各抒己见,为记者们答疑解惑。 航天专家向记者们介绍长征系列火箭情况 随后,记者团一行来到位于亦庄的航天工程公司,参观采访了煤化工远程控制中心、仿真中心。在交流环节,对一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记者们更是颇感兴趣。 在一院航天工程公司,记者们对航天技术民用产业兴趣浓厚 来自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李严非常关注将航天技术应用于医学而研制的人工辅助心脏,北京日报的记者童曙泉则对氢燃料电池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十分关心;中新社记者张素向一院副院长唐国洪提出了关于探索商业航天的问题。专家们用科普的语言,一一回答了大家的提问。 天津火箭基地 见识“大块头”的厉害 4月12日晚上,记者团赶到天津滨海新区。 第二天一早,在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记者们首先参观了202储箱焊接厂房、211全箭模态震动塔、212静力试验厂房、201总装测试厂房。 在211全箭模态震动塔——93米高的“亚洲第一高塔”,记者们感到非常震撼,有些记者虽然恐高,也还是鼓起勇气来到最高点,一览壮观的景象。 航天人说:“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令新华网记者何中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技术人员的话:“他说‘如果遭遇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不是开宝马的大款,是国防科技工业和解放军战士’,我觉得他的话很好地诠释了航天事业和航天人的使命感。” 在随后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天津火箭公司副总经理孟凡新进行座谈时,记者们了解了基地建设情况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展,提问环节高潮迭起。 在天津火箭基地,记者们提问踊跃 长征五号火箭采用的发动机与欧美同类国家相比,其在经济性、可靠性、先进性上有哪些自己的特点?科技人才是产品技术创新的支撑,那么型号队伍几代人之间的传帮带有什么经验?整个任务的研制难点有哪些……积极踊跃的提问让座谈会结束的时间一拖再拖。 有梦想 有担当 有责任感 中宣部文化新闻处处长赵江涛全程随团参与了这次活动。“中央决定设立‘中国航天日’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对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全民族创新和探索的热情、扩大我国航天事业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活动启动会上,他这样说道。 “这次活动让我这个航天迷有机会走进一些以往只能在书本上或纪录片里才能看到的航天院所,也能够有机会为脑海里那些感兴趣的问题找到答案。”《中国日报》记者赵磊常年跑“航天口”,对航天的企业和技术也都比较了解。 记者团中很多记者是第一次走进航天企业,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央广网记者刘云龙活动后这样说:“航天技术代表着最新、最高的技术水平,这些技术不仅仅只用在航天领域,民用化后能极大地影响和方便我们的生活,今后我会更关心航天技术民用方面的信息。” “这是一个有梦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集体,大家在写作时要有历史的纵深感,要有航天人精神气质的厚重感,将航天人的故事和航天精神结合起来。”赵江涛在交流时这样说道。(李淑姮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