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院士为记者团讲述东方红一号的故事 “今天,我作为一名老航天人,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史。”4月12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为“新闻媒体走进航天”记者团的成员们讲起了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往事。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拉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序幕。 1968年2月,五院正式成立,正在从事运载火箭研制工作的戚发轫,被当时负责卫星总体工作的孙家栋“点将”,经聂荣臻元帅亲自批准调入五院,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航天十八勇士”之一。 “中国搞卫星是很艰难的过程。”戚发轫介绍说,当时没经验、没资料,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试验条件更是简陋无比。 戚发轫院士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历程 戚发轫被推选为卫星总体的技术负责人,也是试验队队长。“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是创造条件搞试验。”在戚发轫看来,为了保证卫星的高可靠性,只要能在地面上做的试验都要尽一切可能去做。 东方红一号卫星一共做了18项地面试验。在做卫星天线试验时,戚发轫和他的同事四处“侦察”,在科学院力学所里找到了一间可以利用的破旧库房。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4根3米长的天线是收缩式的,上天后要靠自旋甩开,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甩出去,地面试验既需要一定的场地又很危险。 于是,他们只能在破库房里兵分两路:身手矫健的一路爬上房梁,骑在上面观察。戚发轫和下面的一路则拿块包装箱盖子挡着自己,从木头的裂缝里往外观察。 “周恩来总理非常关心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过程。”戚发轫几次向周总理汇报卫星的研制情况。“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啊,《东方红》能唱不能唱,上天以后会不会变调啊?”戚发轫回忆起当时周总理问他的问题,笑着说道:“我当时也有点懵,就回答道‘凡是我能想到的,地面上能做过的事情我都做了,都没问题,但就是没有进过空间环境试验,没上过天’。” 1970年4月24日,诞生于艰难之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在苍茫大漠之中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飞上了浩瀚太空。 “搞卫星的和搞火箭的可不一样,升天之后是最紧张的时候。”当时,躲在地下室里的人们欣喜若狂地冲出来欢庆胜利,发射场的司令员也兴奋地冲着戚发轫大喊:小伙子,成啦! 可司令员不知道,这时的戚发轫心还揪着。“火箭发射是成功了,可卫星的运行情况怎么样?《东方红》乐曲能不能响起来?”戚发轫回忆说道,“直到从喀什站传来报告,听到《东方红》乐曲了,我才放心了,冲进了欢呼的人群。”那一年,戚发轫只有37岁。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而这颗卫星的重量,比那4个国家首发卫星重量的总和还要重,并在信号传递、温控系统等方面,都有所超越。 发射成功后,戚发轫和其他研制人员一起坐专列回到北京。5月1号晚上,他与五院控制系统的技术人员杨继堂,还有刘福余,共同登上天安门城楼,接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受了再多委屈都不算什么了,这是最高的荣誉。”戚发轫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十分激动。 今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戚发轫感慨地说:“这个日子就是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那些为中国航天事业前赴后继的同志们,我只是他们中最普通的一员。”(李淑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