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子站  >  庆祝中国航天日专题  >  社会聚焦 > 正文
我们为什么需要航天
来源 : 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7日
 

在今年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再次问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如何造福于民?”

与这个记者一样,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个疑问。《中国航天发展蓝皮书》编委、编辑部主任王崑声曾说起,有地方官员就问过他:“国家投了那么多钱给航天,你们做出了让国人骄傲的成就,可是这与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不光在中国,在科技文明发达的美国也不乏这样的困惑。1970年,一位赞比亚修女专门致信美国宇航局(NASA),信中问道:“在目前地球上还有小孩子因为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进行火星航行?”

对于这样的提问,NASA科学副总监在回信中从太空项目取得的成果、美国经济运行的方式和未来航天工程的意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随信还附带了那张“升起的地球”的标志性照片。

对于这样的提问,干了一辈子航天的王崑声促成了首部中国航天蓝皮书的诞生,并强调专门设立“航天与经济社会”章节的意义。他说,中国航天人低调得只顾埋头做事,很需要一个机会使民众更加直观地理解发展航天的效益。

对于这样的提问,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上用北斗和资源卫星的两个例子回应了记者。他要重申的是“重大科技项目可以支持原始创新积累,实现科学知识突破,同时,也会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这样的提问看似老生常谈,但回答清楚其实并不容易。今年正值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和首个中国航天日设立,对这个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所有航天工作者自我审视的一个过程,是航天事业回顾、传承、明确未来指向的一个过程,更是全国人民关注航天、读懂航天的一个过程。

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从1992年开始实施到完成神舟十号任务的20年间,中央财政共拨付了390亿元。这个数字看似庞大,但其实不及美国一年对航天的投入,仅相当于建设京广高铁十分之一的资金,更是国民一年从餐桌上倒掉“舌尖上的浪费”的五分之一。

相较于花费,这项工程带动的是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材料、电子、机械、化工多方面技术的发展,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1100余种新材料的生产受益于航天科技军转民应用,并对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跃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航天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重大工程的牵引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

航天这颗动力强大的“心脏”,不仅将输送来的“血液”转化为自身发展动力,而且还将“血液”输送到上下游,延伸了产业链,牵引出新型业态。有资料显示,光是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这一个项目就能创造1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并提供6万多个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服务大众生活和社会公益也是航天技术“用之于民”的典型体现。在家接收卫星电视、出门打开车载导航,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助力资源普查、发布气象数据、保障应急救援、护佑重大活动安防,凡此种种,都与航天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可能不为人所知,但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类从古老的飞天梦想走来,到加加林遨游太空发出“地球是蓝色的”惊叹,再到太空移民、星际旅行指日可待,航天给了我们丰盈的回馈。

对于这种回馈,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曾评价,“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因此,中国航天人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在航天领域前进的每一步,都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小步;我们创造的科技和产品走出地球更远一点,人类就离未来更近一点;我们对未知领域探索得更多一些,人类的未来就会更美好一些。”

回到文首的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航天,为什么要探索宇宙,这其实更像“钱学森之问”一样,作为一种鞭策,警醒人们不忘初心以及那份仰望星空的永恒冲动。(吴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