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60名劳模风采录
孙慧娟 六院11所(京)五室主任设计师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日期:2016/05/13

六院11所(京)五室主任设计师 孙慧娟

孙慧娟,现任六院11所(京)型号主任设计师、党支部书记。她是发动机系统专业技术带头人,在氢氧补燃循环、燃气发生器循环、膨胀循环等多型发动机研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领域拓展的创新先锋

膨胀循环发动机研制作为国际航天领域前沿项目,技术攻关难度很大。作为膨胀循环发动机的开拓先锋,她结合国内原材料、生产工艺、试验能力发展,策划了膨胀循环发动机连续性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动机“三步走”发展路线,形成发动机产品化。

作为技术负责人,她率先将计算范围宽的非线性分析法引入到氢氧发动机系统分析中,克服了小偏差算法适用范围窄的缺点;她在国内首台膨胀循环发动机研制中,牵头承担了六大关键技术中的三项,并如期突破,提出了富氧关机方案,突破了以往液体火箭发动机富燃关机的模式,开创出液体发动机关机方式的新思路。

型号研制的中流砥柱

在近20年的工作经历中,孙慧娟以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成为型号研制中的一枚“定海神针”。面对研制过程中出现的轴承失效、推力室内壁烧蚀等技术瓶颈,以及真空工作时膨胀循环发动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孙慧娟把自己埋在办公室的图纸堆中,带领团队平均每天工作15小时左右,逐一进行仿真计算,制订地面试验验证和搭载飞行试验验证方案及确定控制措施,逐一解决了各项难题,有效降低了研制和技术风险。尽管膨胀循环发动机启动研制晚于火箭上其它发动机5年以上,但依然按规定时间完成了全部研制任务,将如期参加新一代火箭的首飞。

谦逊亲和的好老师

孙慧娟在工作中严谨务实,为人谦和。研制队伍年轻人多,她对待缺乏工作经验的设计员们耐心地交流,亲切地鼓励,通过每一个细节向年轻人示范着一个成熟的发动机设计员应有的业务素质。在孙慧娟的带领下,膨胀循环发动机创造了国内氢氧发动机研制以来单台试车时间最长纪录,以及连续3年30000余秒无故障试车纪录。在某重点型号芯二级动力系统试车中发动机工作表现完美,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技术支持:北京航天四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