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做合格党员  >  先进典型 > 正文

张荣军:他有一个智慧交通梦

发布时间 : 2016-03-16      来源:中国航天报  

他叫张荣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44所研发中心主任。不善言笑的面孔,消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肤,站在人堆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然而,和他一起共过事的人都评价说,“工作中,他总给人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和拗劲。”同时,他还是14项发明专利以及2015年度集团公司航天创新奖获得者。

“斤斤计较”换来的亿元订单

“工艺设计还能不能更优化?称量精度还能不能再提高?误差还有没有缩小的余地?”这些都是张荣军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思考的问题,也因此,他成了领导和同事们眼中那个“斤斤计较”的人。

但就是凭借这种在工作中的严谨,张荣军先后完成了批生产系列U型梁电子汽车衡的研发、定型及关键工艺攻关工作,实现了结构上的升级。每台衡器节约钢材近20%,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带动了单位力学量称重传感器及称重控制仪表的发展。

目前以该结构称体为主体设备的智能整车计重收费系统已成为了该所的支柱产品。仅2015年,该所的整车计重收费系统在安徽、广州、浙江等地的高速公路市场签下订单1亿多元,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实现了新的突破。

在车载称重领域开疆拓土

基于北斗系统的货运车辆安全监控系统是国家智慧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发改委落实给44所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张荣军带领团队扛起了这个重担。

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研制的计重车联网的综合静态精度远高出了国内综合静态精度2%的要求,解决了车载动态计重难题;引入北斗导航及4G通信等技术,实现了智慧交通物流管控的科学性、实时性、便捷性,率先打破了当时车载称重成本高、对车辆安全性影响较大的困局,还解决了通用性差、计量难度大、安装复杂、维护困难等诸多问题,为产品的产业化开辟了道路。

这种称重方法及称重精度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张荣军说,这为我国实现源头治超、货车ETC、渣土车治理、物流货运监管等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严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