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做合格党员  >  先进典型 > 正文

赵宝利:手擎光明的使者“灯头”

发布时间 : 2015-12-23      来源:中国航天报  

赵宝利与各种路灯打了14年交道,如今已是万源实业公司动力事业部供电中心运行保障组的组长。他每天带领3名组员查灯、修灯、换灯,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灯头”。

万源路上的37根路灯建于2002年9月,每根灯杆上有37个球形灯。赵宝利每年要对这1369个球形灯进行维护和清洗。为了防止灯具滑落,赵宝利在维护和清洗球形灯时从不戴手套。大冬天,他站在升降机上一遍遍擦拭清洗灯具,双手被寒风吹得裂出了一道道大口子……

同事们看着心疼,劝他戴上手套,可赵宝利只是笑笑:“戴手套碍事,擦不干净。”“每次上下班路过万源路,看见这些干净明亮的路灯,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老赵用渗血的双手擦拭灯具的场景。”同事曹月辉说。

每个除夕的晚上,赵宝利都会提着灭火器巡视生活区的高低压站、变电柜。尤其是在鞭炮燃放高峰期,他更是瞪大了眼睛,仔细检查电力设施周围情况,劝说居民远离电力设施。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去休息,六七点钟就又开始新一轮的巡查。如此一来,他十几年来都没在家过过除夕。

赵宝利能在五六米高的空中连续站着工作几个小时,把周围几趟线路都检查一遍。换灯具的时候更是格外小心,怕一不留神把线路弄断,真到操作硍节时,他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来两腿都直发抖。时间长了,老赵的腰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可是只要上了升降机,就忘记了疼痛。同事们开玩笑说,老赵的腰病医生是治不好的,只有升降机才有用。

近些年,更换和维修草坪灯成为赵宝利的一项重要工作,草坪灯高度为1.2米。修的时候只能半蹲着,有时还要趴在地上干,冬天像趴在冰面上,全身不一会儿就冻僵了;夏天像在铁板上烤,几分钟就大汗淋漓。70多个草坪灯赵宝利如数家珍,具体情况都明明白白装在他心里。

和路灯打交道的时间长了,赵宝利走在大街小巷上总爱看路灯——看生活区里的路灯亮不亮,灯杆有没有锈蚀;出了生活区就看路灯是不是最新款,用了啥新技术。他平时总爱琢磨路灯的事,还和组员及其他技术员研制出一套智能化的路灯自动开关系统,将原有的人工开闭路灯系统改进成根据环境明暗度自动开关的智能控制系统,获得居民的赞扬。(李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