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缩写:CZ-7),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为主研制,是为满足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和未来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需要而研制的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无毒、无污染的中型液体火箭。长征七号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箭体总长53.1米,芯级直径3.35米,捆绑四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运载能力达到近地轨道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位置: 首页  >  快讯 > 正文
四地接力·追踪长征七号首次远征
发布时间:2016-06-26    来源:中国航天报

6月25日晚,长征七号火箭开启首次太空远征,这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征程,它的一举一动都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长七与各项载荷如飞翔在遥远太空中的风筝,线,则通过精准的遥测数据一直牢牢握在地上人的手中。

我们从文昌、北京、太平洋和酒泉发回现场报道,近距离呈现在长七升空之后的20个小时里,这一场如接力赛般运筹帷幄又时时惊心动魄的追踪之旅。

文昌·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星辰大海从这里出发

“……5、4、3、2、1,点火!”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心中默默数着:1秒、2秒、3秒……足足经过7秒多钟的“漫长等待”,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猛地喷出一股浓烈炫目的白色火焰,整个大地随之晃动起来。

“起飞!”

6月25日,20点整,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白色烈焰将海天之间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长征七号腾空而起,向着无尽的夜空奔去。

这一天,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这座新建成的海滨发射场成功送走了第一位贵客。

167秒,火箭助推器分离。

182秒,火箭一二级分离。此时,火箭已经飞出地球大气层。

211秒,整流罩分离。地面跟踪测量数据显示,整流罩残骸溅落中国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

20点10分许,火箭与有效载荷成功分离。

从指挥控制大厅、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文昌市龙楼镇,再到整个中国,长征七号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响彻华夏大地。

就在发射前1个小时,张琳卿熟练地关上舱口盖,拿起一字扳手,拧上螺钉,用防水胶包裹住螺钉,不留一丝缝隙。整个过程利落而小心,在规定的12分钟内一气呵成——这是他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上完成的最后一项操作。

“这‘老头’总有操不完的心,但只要有他在,我们就踏实。”干了30多年总装工作的崔蕴坐镇一线,带领着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总装团队完成了所有的箭上操作。再过一会儿,张琳卿将亲眼见证长七首飞的雄姿,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现场观看火箭发射。

此时的指控大厅中,有人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有人在纸上记录着参数。范瑞祥单手托腮,这位长七火箭的总设计师如往常般从容淡定,对这发火箭,他再熟悉不过了。历经8年研制,他和长七团队如“平地起高楼”般将长七火箭从设计方案变为现实。

刘立东一进航天便跟着范瑞祥干长七,8年转眼过去。发射日当天,他是发射塔架的前端指挥,同时也是抢险队的负责人之一,“但凡你能看到的火箭部分,都是和我的工作有关。”他的语气中既有自豪也显压力。

发射日当天吃“成功包子”,这成为航天各个试验队默契的“约定”。包子拿起来就能吃,可以让试验队员在忙碌的发射日以最快的速度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饱饭。

天气成为发射日这一天的小插曲。

早上8点多开始,头顶乌云逐渐聚集起来,大雨点哗哗地落下来。“中雨可以发射,这没事的。”总指挥王小军对长七信心十足。

海南的天就像小孩的脸。中午12点多,乌云散去,蓝天重现,完全想象不到刚才还电闪雷鸣的样子。

伴随着发射塔架上回转平台的依次打开,试验队射前30分钟撤离的人员走下塔架。刘立东走上摆渡车之前,最后回望了一眼长七火箭。

星辰大海的征程,从这里出发。(李淑姮)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指挥部今夜无眠

距离火箭点火约10分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的大屏幕上亮光闪烁,远征-1A上面级与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断开了连接,渐行渐远,各项数据不停滚动、刷新。

探身紧盯屏幕、频繁接打电话、手指摩挲下巴…… 坐在计算机前的技术人员形态不一。安静的大厅里,敲击鼠标的“啪啪”声格外清晰。

20点22分,大屏幕上画面一转,打出一行鲜红大字:“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上台宣布任务成功的消息,飞控大厅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陪伴长征七号火箭走过8年之路的技术人员尤其激动,身体因热烈鼓掌而不停颤抖。

短暂的喜悦后,技术人员又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此刻开始,任务的焦点从文昌转移到了这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一部副主任、长征七号载荷组合体技术负责人王国辉不时与身边的技术人员交流,他和6名同事承担着重要使命:在关键时刻提供决策。

火箭发射前,王国辉告诉记者,在这次飞行任务中,他和同事们将根据现场情况作实时详细的仿真计算,从而作出准确判断,发出指令。这是最大的难点,松懈不得。

22点30分,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人员纷纷走进会议室,评估前一阶段的工作情况,汇总的数据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风向标。

26日凌晨5点,技术人员根据数据开展联合计算,预估返回舱的落点,但这并不简单。王国辉介绍,这次返回舱分离点精度指标控制难度较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载荷均找到了自己的路,准确入轨。距离发射过去约20个小时的时候,大厅内发出指令后,缩比返回舱正式踏上“回家的路”。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决策组成员叶成敏介绍,此前已开展全过程实时演练,按照飞行流程和相关规定,将返回舱分离返回等重要节点的数据传递等工作做到位。

飞行任务期间,北京飞控大厅内,每一秒都让人“心动”,这里有兴奋、有激动,更有对下一秒的期待。(王旭)

太平洋·远望5号测量船

海上寻天音

大洋深处,风平浪静。原本湛蓝的海水倒影着天际的火烧云,呈现出梦幻的紫。6月25日,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远望5号测量船缓缓前行,在身后留下一条长长的航迹。

北京时间20点整。

“……5、4、3、2、1,点火!”“起飞!”

测量船指挥大厅里传来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指挥调度声,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升空。

大约6分钟后,火箭飞向太平洋上空,即将进入远望5号的测控视线。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调度员王震的声音坚定有力。

参试人员屏气凝神,把目光聚集在雷达主操作王新荣身上。黑色操作杆在他的手中运作自如,码盘在他手中轻巧地转动。甲板上,直径12米的巨大天线在他的控制下平稳转动,稳稳地指向火箭飞出地平线的方向。

时间往回倒流,这一天的16点30分起,测控长七的任务就已经开始。测量船指挥大厅内,响起王震的口令:“ 各号注意,我是长江5号,下面开始沟通调度……”

驾驶室里,雷达屏幕荧光闪烁,操舵手谨慎驾驶,瞭望远方。机器轰鸣的动力机舱里,轮机巡视员在60度高温和120分贝高噪的环境下,认真检查动力设备。推开机房大门,身着天蓝色防静电服的航天工作人员神情专注,快速敲击键盘,目光聚焦着显示屏,密切注视着每一项数据的细微变化。

北京时间19点30分。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随即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刺破了太平洋的苍穹——“全船进入一级测量部署,人员按部署就位!”机房里除了设备运转和敲击键盘的声音,几乎能听到科技人员的呼吸。

北京时间19点50分。

“10分钟准备!”

指挥大厅里,3块硕大的液晶显示屏不停闪烁,变化着的数据精确反映着火箭发射前的实时动态。空气一下子凝重起来,呼吸仿佛都停止了。

火箭起飞后,每一秒都无比漫长。测量船的所有人都在等着一个消息。

北京时间20时06分,锁定指示灯突然闪烁,一个亮点划入屏幕。王新荣迅速调整天线的方位和俯仰,稳稳地把绿点锁定在示波器十字中心。

“长江5号发现目标!”

“长江5号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压抑了许久的紧张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秒针滴答滴答。一组组数据、信息、画面在不停处理、交换和刷新,化成电波跨过大洋,飞向北京的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北京时间20点13分。

“长江5号跟踪结束!”

此时的机房没有掌声。首战告捷后,他们还将备战后续多个圈次的测控任务。

月色里,远望5号船乘风破浪,向着下一个预定测控海域出发……(魏龙 潘佳奇)

酒泉·东风着陆场

大漠迎飞客

蓝天白云之间,一个黑点由远及近,红白相间的稳定伞系统张开。

“发现目标!”电台中传来调度口令,急促口吻之中带着些许的兴奋。翘首以盼,无疑是对他们此刻心情最好的形容。

6月26日,在太空中巡游13圈以后,搭乘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升空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距地面约170公里高度,与上面级进行分离,进入返回轨道。

发现目标以后,盘旋在空中的直升机立刻向缩比返回舱着陆区域飞去,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带动的气流,扰动了地面的黄沙。直升机下,是一望无际高低起伏的巴丹吉林沙漠。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东风着陆场,此前,它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此次缩比返回舱返回瞄准点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着陆场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由于风速等气象因素影响,增加了着陆点的不确定性,着陆范围因此扩大。

着陆场的确定与这次发射任务的试验目的有关。根据任务方案,搭载缩比返回舱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返回舱的气动外形设计,获取气动力和气动热等相关数据,为新一代飞船研制积累实验数据。

缩比返回舱首次采用弹道方式返回,这意味着在和上面级分离后,指挥控制中心不再对缩比返回舱进行控制,缩比返回舱依靠分离时的速度和姿态返回着陆。

晴空之下,身高2.3米、重约2.6吨的缩比返回舱的身姿愈发清晰,它那不同于神舟飞船前辈“钟罩式”外形的倒锥形身躯,如同一颗射出枪膛的子弹,刺向茫茫戈壁。

约15时31分,缩比返回舱减速伞系统次第张开。15时41分,缩比返回舱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西南戈壁区。

“直升机已抵达目标上空。”电台传来激动人心的口令。

这片戈壁大漠,迎来了首位天外来客。(陈龙)

(摄影:宿东 王旭 殷韶蓬)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10020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4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