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半,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已是日光灼人。一群航天人吃过早饭,从食堂走出,奔向不同的工作场房。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转场前夕,新华社记者来到了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一) 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装车间副主任崔蕴,从事火箭总体装备工作已经30多年。离火箭发射只有几天的时间,他特意从北京赶到了文昌:“关键时期我得多盯着点儿。” 步入测试厂房,庞大而洁白的火箭立即映入眼帘。抬头望去,一眼望不到顶。80多米高的火箭四周,搭着10层平台。这些平台,便是火箭总体装配和装备检修时的架子,可承人、可载重。 10个平台上,已有不少穿着防静电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还有人正在不同平台间走动。崔蕴按下电梯,来到最高层。 最高层平台对应的,是整流罩,也就是火箭的顶端。他今天的装备检查工作,便是从这里开始。 崔蕴围着整流罩,一会儿用手摸摸,一会儿凑近检查,并不停地叮嘱正在装配的技术人员:“装好之后,各个连接处一定要密封严密,必须要把防水做好。” 崔蕴告诉记者,为适应海南文昌发射场高湿的天气,长征七号火箭在总体设计和总体装配时,都特别注意防水防雨,严格做好各部件的密封工作。现在,长征七号火箭已经可以防中雨了。 再往下走,来到芯一级与芯二级连接的平台处,技术人员正在加装弹簧分离器。“这个分离器将在芯一级与芯二级第二次分离的时候,把压缩的弹簧释放,提供分离力。”崔蕴边向记者介绍,边在一名技术人员跟前蹲了下来。 这名技术人员正在用工具压缩弹簧。“压缩的时候扶好弹簧,否则弹簧容易弯曲变形,到时候释放出来的力就不均匀了。”崔蕴是个急性子,还没说几句就直接上手教技术人员如何扶正弹簧。 一旁的装配一组组长骆鑫生是崔蕴带出来的徒弟,他深知师父的脾气:“师父眼里只有火箭,谁要在装配工作上疏忽一点儿,师父准跟谁急!”从普通装配工人,成长为装配组长,骆鑫生挨了不少敲打:“装配工作做不好,火箭就会出大问题,到时候谁还跟你讲人情?” 的确,火箭的总体装配工作,是一项既需要技术更需要耐心的工作。在长征七号火箭生产制造期间,装配组的人员从来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下过班,干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是家常便饭。 55岁的崔蕴,带着这群平均年龄二十五六岁的徒弟们没日没夜地干。“长征七号火箭有很多新的优点,譬如环保无污染、可在中雨发射、可抵抗八级风,但是这些词汇背后,是我们工艺部门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和更高的工作难度。”他说。 (二) 相对以往的火箭型号,长征七号火箭的分级更多,导管数量增加,精度要求更高。崔蕴说:“很多工作必须一次干好才行,否则一步弄错就得全部重来。” 在助推器相间段,崔蕴用力拽着一根导管往下托。记者正担心导管会被损坏,崔蕴却十分放心:“如果连我这点力都承受不了,那发射的时候怎么办?”光是托还不够,崔蕴让人找来了计算器和尺子。他量好导管的直径,算好受力面积,决定让技术人员再对导管进行缠绕加固:“这样单位面积受力能小一些,更牢靠。” 很多技术人员见到崔蕴都会很忐忑。崔蕴在装配工作上不仅给“自己人”挑刺,连发射场的“麻烦”也要找。 崔蕴刚到最后一层时,发射场的工作人员刚把一片助推尾翼装好。他拿着手电筒,爬上梯子仔细查看:“这片尾翼没装好,与助推器没有绝对吻合。” 崔蕴隔着尾翼,打开手电筒:“看到光线了吗?”记者凑过去,发现尾翼与助推器的贴合处,确实有一丝微弱的光线。 工作人员给尾部的螺丝加一个垫片,几毫米的误差立即就得到了解决。 在尾部的脱落插头处,崔蕴又看出了问题:电缆比拉线短,这样会导致脱落时拉扯的是电缆,而不是拉线。 (三) 10层平台转下来,崔蕴足足费了4个多小时,提出的问题记者也记不清,只记得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提要求:连接处记得加一个防雷罩、各个管路孔洞一定要做密封防水处理…… 离开测试厂房前,崔蕴还找到了火箭总设计师助理胡晓军:“火箭转运之前,一定要让发射场把大厅的温度慢慢调高,不然一到室外遇高温容易凝露漏电。” 同事们都说,这“老头”总有操不完的心,八九十米的平台跑上跑下,比年轻人都来劲儿。 崔蕴说,火箭装配和检查工作,到点火前1个小时都还在进行,不能有任何的大意和放松。 新一代火箭长征七号发射在即,崔蕴和他的同事们不停地忙碌着,似乎永远不知疲倦,永远没有尽头。除了偶尔的脚步声和讨论声,厂房里一片安静。 此刻的安静,蕴含着无限的能量,等待着火箭的一飞冲天…… (曾涛 陈曦 梅常伟 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