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终于开场了。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建设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据长七火箭总设计师范瑞祥介绍,长七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13.5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5吨。这些指标的深层含义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能力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首战告捷的基础上,明年,长七火箭将再次出征太空。它将发射我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实现空间实验室物资运输与补给,同时也将为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搭建起“天地运输走廊”。 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事业的舞台就有多大。在“长七大戏”中,长七火箭肩负的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自己的“好戏”建设我国航天事业的舞台。 “作为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某种程度上,长七火箭可以成为一个‘变形金刚’。”长七火箭副总指挥张涛说,“把长七火箭的子级与我国其他火箭型号子级、助推进行组合后,可以衍生出多型新型火箭。这些火箭运载能力可覆盖地球同步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所需要考虑的只是这些新型火箭如何飞行以及它们的性价比是否合理。” 目前,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有13种型号正式投入使用,经历了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技术跨越。 在立项之初,长七火箭就被定位为“载人火箭”,未来它将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主力军。 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马忠辉介绍说:“这也就意味着,从首次飞行算起,再执行几轮发射任务之后,长七火箭一旦被认为拥有了足够的安全系数,那么在未来也会载人飞天。” “至于多长时间长七火箭才能载人,还要看发射子样数量。”马忠辉透露,“未来,长七火箭运送的将是宇宙飞船。” 事实上,长七火箭这次登台亮相也将为我国运载火箭在“太空舞台”上的表现带来新的生机。 据长七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站国介绍,此次长七火箭共装配了10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其中芯一级的两台120吨级发动机并联。在此基础之上,我国正在研制的、将用于我国深空探测任务的500吨级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该发动机将于今年内完成地面大型组合协调性试验。 长七火箭首飞成功仅仅是“长七大戏”的开幕曲。在长七火箭总指挥王小军的眼中,整场“长七大戏”的“起承转合”已经非常明朗。 预计到2021年左右,长七火箭各项技术更加稳定时,将承担我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那时,我国运载火箭开拓国际市场将更具竞争力。 锣鼓声响,登台亮相。“长七大戏”未来如何“唱”出精彩,人们拭目以待。(姚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