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60年·丰碑 > 正文
东风五号:“倚天长剑”飞向太平洋
发布时间:2016-08-26

——我国成功研制第一枚洲际导弹背后的故事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其命名为东风五号。这也是钱学森主持的《地地导弹发展规划》中“八年四弹”的最后一弹。

◆1980年,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布中国将进行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试验代号为580。5月18日,东风五号在酒泉发射场拔地而起,直上云天。

◆对于东风五号的成功,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的评价十分中肯,他认为不光是技术,还有人才培养和国外的科学管理模式等,都是通过东风五号带动的,它在整个航天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东风5B分导式多弹头洲际战略核导弹在战略打击模块中压轴登场。

在地下控制室焦急等待着的李占奎,突然听到外面一声巨响。“完了。”他心头一紧。

发射仅仅42秒之后,控制系统突然断电,导弹因失稳而自毁。

“这是东风五号第三次飞行试验,一次不如一次了。第一次算成功吧,第二次还保住了弹,只是发动机被换掉了,第三次干脆连弹一起毁了。”时隔40多年,回忆起1973年4月的那一天,时任东风五号副总设计师的李占奎仍需要背过脸去强抑住悲伤。

当时整个东风五号研制团队的情绪陷入最低谷,尤其在“文革”的特殊氛围下,参试人员无不感到沉重的压力和难言的苦涩。

正如张爱萍将军所言,东风五号“生于乱世,先天不足”。但即便这样,中国航天人扛住了接二连三的挫折。7年后的1980年5月1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飞跃8000公里、跨6个时区,准确溅落在南太平洋预定海域。

在蔚蓝的茫茫海面上漂起一片由标志染色剂染出的翠绿,当直升机飞抵落点上空,它的旋翼吹起粼粼碧波,这美妙绝伦的景色深深地印在了时任东风五号副总设计师的梁思礼脑海中。

他回忆说,“打捞员从直升机拽绳而下,把测量仪器舱从海中捞起,整个580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580任务动员大会会场

“没有洲际导弹,毛主席睡不好觉”

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其命名为东风五号。这也是钱学森主持的《地地导弹发展规划》中“八年四弹”的最后一弹。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批科技人员刚刚完成东风二号的研制任务,就投入到了东风五号的研制中,这其中就包括梁思礼。

随着“文革”的开始,1966年6月,七机部也出现了大字报,正在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和干扰。

梁思礼所在的导弹控制研究所是个重灾区,“文革”一开始,他就遭遇了冲击,精神上感到十分孤独和苦闷。

在“四人帮”猖獗的日子,虽然七机部的研制工作没有停止,但“文革”破坏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各种条例、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变成一纸空文。

李占奎描述当时的工作状态说:“(东风五号)方案论证来论证去,进展不下去,一拖就是好几年。”

而此时,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不期而至。1969年,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武装冲突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叶剑英元帅说:“没有洲际导弹,毛主席睡不好觉。”因此,军管会加紧推进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并要求科研人员在第二年国庆前将东风五号发射上天。

为了赶进度,军管会还提出减少导弹试验数量、缩短研制周期等措施,承担主要任务的北京地区专门组织了导弹各分系统的生产“大会战”,这些措施虽然加快了导弹研制进度,但这种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的做法,为后续工作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白纸上画画

“八年四弹”规划明确提出,要在1965年到1972年这8年时间内,研制出东风二号甲中近程导弹、东风三号中程导弹、东风四号中远程导弹和东风五号洲际导弹。

前三者之间都有技术继承性,而东风四号到东风五号的研制跨度比较大。概括起来,东风五号要攻克十大关键技术,比如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计算机制导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新型突防技术、地下井热发射技术等等。每一项新技术都是研制人员需要面对的拦路虎。

在东风五号之前,导弹上的计算装置没有用计算机。作为洲际导弹,东风五号要求目标打击精度更高,于是,梁思礼提出采用刚刚问世的运算速度较高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当时仅有美国的民兵-2导弹使用了集成电路弹上计算机,元器件还出了很多问题,苏联也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我国的计算机处于从电子管向晶体管转变的时期,整体技术还比较落后。因此,梁思礼的这一提议,无疑是大胆而且超前的,他自己都用“在白纸上画画”来形容这项任务的艰难。

后来,这一任务分解到中国科学院156工程处(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前身)。从北京大学毕业工作了8年的沈绪榜被调到该处,任箭载数字计算机设计组组长,专门负责这种专用计算机的方案、逻辑设计等工作。

万事开头难。当时的很多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大量的数据只能靠穿孔纸带输入,实际运算一次要花费很多时间。

沈绪榜告诉记者,那段日子,他和同伴们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攻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他们就像流水线一样不停地运转着。1966年9月,一台自行设计全部国产的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箭载数字计算机的模样机诞生了。

正当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一个坏消息让所有人的脑袋都耷拉下来:所有数据都达标,但是计算机体积过大,装不进弹舱。

梁思礼开动脑筋和大家一起商量:“我们搞一个增量计算机,只会加减不会乘除,这样能大大减少弹上计算机的集成电路量。”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攻关下,这台用于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的计算机,竟然是只有12条指令、没有乘除法指令的算术型增量计算机,存储量小得只有768个字。而航天科技工作者借助智慧的头脑用小机器完成了大使命。

就这样,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东风五号各系统的技术方案逐渐确定下来。

两个“大干一百天”、三次不圆满的飞行试验

一般的导弹总装测试只需要一个多月,而东风五号从进入总装厂开始,一干就是一百天。

很多当时参与研制的人员都提到,因为大会战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测试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

廖道文当时是航天某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清晰地记得,“最长30多个小时没有睡觉,一直在机房里敲机器(计算机),饭菜都是别人送到实验室的。”

梁思礼也跟着大家没日没夜地干了50天,结果尿血,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剩下50天由同为东风五号副总设计师的王永志主持,他在回忆文章中也提到“干这个测试,问题是真多”。

东风五号导弹进行吊装

这种问题层出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导弹总装完成并运送至发射场,研制团队在发射场又干了一百天,最后才算把所有问题基本上解决了。

时任东风五号研制技术总负责人的屠守锷这样说道,“虽然在地面测试时间长一些,但各系统工作协调,测得的参数也在合格范围之内。”

对于即将到来的导弹第一次飞行,屠守锷称其为“旱鸭子下水第一遭”,而这也或多或少地预示着东风五号的试验飞行并不顺利。

1971年9月10日,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终于点火发射。导弹起飞正常,一二级按时分离,只是二级发动机提前6秒关机,造成导弹没有落在目标区域。

随后设计部门针对试验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十项较大的改进措施。第二年,东风五号迎来第二次飞行试验。这一次大家信心很足,然而在一级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由于电爆管短路,导弹自动紧急关机,发射被迫中止。

“导弹一定要赶在毛主席12月26日生日那天发射,结果不争脸,点火后很快自动关机。那天会餐也没吃,大家都很沮丧,简直什么都不想干了。”想起那次失利,李占奎眼中泪光闪烁,连连摇头。

尽管发动机点火故障导致发射失败,但弹体还是完好无损,次年4月,更换了发动机的东风五号第三次点火起飞。没想到,结局还是失败。

东风初破晓 一弹震全球

1976年国庆节刚过,从北京传来“四人帮”被粉碎的消息,在抖落“文革”的桎梏后,东风五号也迎来了重生。

重生的东风五号叫02批,技术方案和各系统设计进行了彻底改动。此后,东风五号的研制进度明显加快,可靠性也大幅提高,在之后数次不同弹道的飞行试验中都获得成功。

1980年5月9日,一则授权新华社发布的公告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0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这次试验代号为580。

“这么一来,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了我们中国的科学技术要在世界舞台上表演。”梁思礼和所有研制人员一样,都是一百二十分的紧张。

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公告中提到的70海里相当于130公里。苏联之前进行的一次洲际导弹试验划定的试验禁区是半径为240公里的圆形海域,最后,一块弹片还落在了禁区外。

而第一次进行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的中国敢于公开宣布这样的禁区范围,需要勇气、智慧,更需要实力。

1980年5月18日凌晨2点,酒泉发射场,我国首枚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号矗立在发射台上,发射操作人员正在进行临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此时,从西北大地到南太平洋试验海域的全体参试人员都已进入临战状态。

早在一周前,执行此次任务的远洋测量船队就已经到达南太平洋指定海域,18艘舰船分布在导弹预定溅落点周围。

当天,航天某研究所防热专业主管设计员刘连元就在舰船上。当任务进入倒计时,通信计时系统不断传来“6小时准备”“4小时准备”的指令,遥测系统已经开机,外测系统的光学经纬仪已打开顶盖,定位系统的声呐装置已放入水中,直升机离开机库不时地在停机坪上起降。

进入“1小时准备”时,刘连元和观测组进入现场。为了寻求好的观测位置,他登上了17000吨大船的指挥塔顶。遥望着蓝天、大海和威严雄壮的舰队,他的心情很复杂,对于这个时刻,他和所有人都等得太久了。

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东风五号在发射场拔地而起,直上云天。

不久后,外测雷达发现目标。刘连元和观测组所有人的眼睛都开始注视那“神秘”的天空。

“发现目标!”一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数十秒后,海平面上扬起一股几十米高的巨大水柱,这是弹头落水激起的“冲天浪”。

船开足马力向落点奔去,直升机的巨大旋翼开始转动,潜水员开始登机。大概半个小时后,深蓝色的大海上出现一条绿彩带,这是数据回收舱的染色剂发出的标记。很快,数据回收舱顺利打捞完毕。

“我们成功了,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时刻!”刘连元在回顾580试验的文章中这样记叙到。

东风五号全程飞行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第一代洲际导弹,也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进行洲际导弹全程试验获得成功的国家,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对洲际战略核武器的长期垄断。

东风五号导弹点火发射

“洲际导弹这个东西,你们叫杀手锏也好,叫核王牌也好,我叫它打狗棍。”面对成功,张爱萍激动满怀,当晚即挥毫写下一首荡气回肠的《清平乐》:

“东风怒放,烈火喷万丈。霹雳弦惊周天荡,威震大洋激浪。莫道生来多难,更喜险峰竞攀。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

当东风五号第一次刺破苍穹的时候,就有人形容,它让中国的弹道导弹从猴子变成了人。航天内部也有一种评价,它使中国航天从一个青年人开始走向成熟。

“不光是技术,还有人才培养和国外的科学管理(模式)等,都是通过东风五号带动的,它在整个航天技术事业的发展中功不可没。”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的评价十分中肯。

就在发射成功的同一天,遥远的西南大山深处,一家军工厂里传来了高亢嘹亮的歌曲。原来,每当有弹发射成功了,厂里都以这种形式来庆祝。后来人们才知道,东风五号02批的首枚遥测弹就诞生于此。

时至今日,仍有一支研制队伍在这里坚守。外面的世界变化万千,而扎根大山的航天人正如东风五号一样,无论顺境、逆境,追求理想信念的无怨无悔不变。(吴琳)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