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国防部五院成立
1956年10月8日,这一天,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奠基日,也是在这一天,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 1956年10月15日,即老五院成立后的第八天,聂帅即向中央写报告,提出:我国导弹的研究,采取“ 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 报告送呈中央后的第三天,即10月17日,毛主席便批准了这一方针。这就是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办公楼旧址。(资料图片)
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
1956年10月8日,在位于西郊车道沟附近的一个小食堂里,台上一张三屉桌,几把背靠椅,台下几排仅有巴掌宽的粗糙长条木凳,一场对于新中国火箭导弹事业来说最重要的会议正在召开。
“同志们,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今天正式成立!”聂荣臻元帅代表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大会上郑重宣布。
在国防部五院的成立大会台上,坐着一位当时全中国唯一的资深火箭导弹专家,他就是钱学森。在回到祖国整整一年的这一天,45岁的他走上了新的非常重要的岗位。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上半年,中央人民政府就着手组建我国的现代国防工业。在国务院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时,特别强调要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能为代表的尖端技术。当时,国内缺少熟悉导弹技术的专家和研制导弹的人才,连亲眼见过导弹是什么样的人都寥寥无几,所以,迫切需要的导弹工业迟迟没有组建。
1955年10月8日,当钱学森回到阔别20年的祖国时,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钱学森归国后一方面是为中国科学院组建力学研究所,另一方面便是回应军队和国防部门对他的殷切期望。
11月25日,钱学森一行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陪同他参观了学院。在一个小火箭试验台前,陈赓试探地问道:“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钱学森不假思索地回答。
1956年,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一年也是我国火箭导弹事业建立的加速期。
2月17日,钱学森向国务院报送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案头。《意见书》提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某些具体措施。为保密起见,以“国防航空工业”这个词来代表火箭导弹和航天技术,里面还列出了一批可以调来参加这一事业的21位高级专家名单,其中包括任新民、梁守槃、庄逢甘等。
这份意见书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3月14日,周恩来亲自主持中央军委会议,研究怎样发展中国的导弹技术。会议决定由周恩来、聂荣臻和钱学森等筹备组建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火箭、导弹事业的国防军事委员会。
4月13日,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聂荣臻为主任。5月26日,周恩来出席中央军委会议,代表中共中央宣布发展中国导弹武器的决定,要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制造。
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不过,周总理的一条重要指示给了大家“ 定心丸”:工业部门、高校和军队都要提供人才支持。后来,这些人都成为了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首批骨干力量。
10月8日,在国防部五院成立大会上,聂荣臻元帅郑重宣布:“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聂帅十分激动,他环顾了这个看似简朴的食堂说:“在座的各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元勋啦!”这句话点燃了台下所有人的激情。
会上,聂帅向大家介绍了钱学森,并请他上台讲话。钱学森用坦诚谦和的语言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是白手起家。创业是艰难的,困难很多,但我们绝不向困难低头。对待困难有一个办法,这就是‘认真’两字,只要认真,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一定能完成党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钱学森言简意赅的讲话像是一篇宣言书。
1956年10月15日,即老五院成立后的第八天,聂帅即向中央写报告,提出:我国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报告送呈中央后的第三天,即10月17日,毛泽东主席便批准了这一方针。
到了11月份,国防部五院按照专业分工建立了总体设计室、空气动力室、结构强度室、发动机室、推进剂室、控制系统室、控制元件室、无线电室、计算技术室、技术物理室等10个研究室。
在今天看来,当时老五院成立的10个室就成为开启中国航天事业征程的起点。(李淑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