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57年10月,中苏签署《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苏方承诺在核武器和导弹方面给予中国帮助。 当时国防部五院制定的目标是,在1959年9月前完成仿制任务,争取在10月国庆节期间试射,向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这也是导弹的代号定为“1059”的原因。 在钱学森领导下,国家从全国各地调集科研人员和大学生参加导弹仿制,力争借助苏联专家的力量,早日摸透研制导弹、火箭的技术要点。 |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东风一号导弹。(资料图片)
1957年12月,两枚苏制P-2导弹连同地面设备经满洲里口岸,秘密运抵中国。当时的中国人见过导弹实物的屈指可数,徐兰如是其中之一。
1944年,徐兰如赴美国学习兵工技术时,参观了德国的V2导弹和火箭弹。1956年,钱学森授命组建国防部五院时专门向聂荣臻打报告,请求调用42名技术骨干,徐兰如与屠守锷、谢光选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苏联提供的设计资料运抵北京后,翻译和描图工作随即展开。一部制图员陈耀海回忆,工作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一两个小时,困了就趴在桌上眯一会。
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苏联派出的专家陆续来华。27岁的211厂工艺人员辜仲华被安排跟随焊接专家彼廖夫学习。在苏联专家的精心指导下,200多名修飞机的铆工、80多名工艺工装设计人员改学高温钎焊、氩弧焊等焊接技术,变身为制造导弹的焊工。后来这批人都成为技术骨干。
由于是零基础起步,需要补的课太多,“1059”仿制面临设计、工艺、材料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原定的1959年10月首飞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上级及时调整计划,要求实事求是,稳扎稳打地推进仿制工作。
1959年12月,一分院党委号召全院职工大战50天,向1960年的春节献礼。无论是设计室,还是车间里,设计人员和工人、工艺人员不分白天黑夜,24小时连轴转,工作得热火朝天。很多人吃在车间、睡在车间,几天几夜不回家。
“没有人考虑个人休息时间和金钱报酬,只想着早日把导弹仿制成功。”辜仲华说。
正当“1059”仿制进入决战阶段时,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并中断了一切资料和器材设备的供应。聂荣臻向所有科研人员发出号召,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争气弹”。
今年98岁的徐兰如回忆说,“赫鲁晓夫撤走专家,对仿制工作确实造成了一些困难,不过,对我们也有好处。中国人自己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一些苏方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 规矩’得以改进,我们可以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创新。”
比如,在选择发动机试车用的推进剂时,苏联专家说中国生产的液氧含可燃物质较多,使用中可能会引发爆炸,酒精纯度也不够,非要中方从苏联进口。可液氧从西伯利亚千里跋涉运到中国,在路上就要蒸发掉一大半。“1059”总设计师、一部主任梁守槃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苏联专家把液氧中杂质的气态容积当作液态容积来考虑,两者相差一千倍,再说,杂质是分散分布的,使用时不可能聚在一起发生爆炸。后来,“1059”首飞时用的就是国产推进剂,证明苏联专家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全长17.7米、最大直径1.65米、起飞重量20.5吨的“1059”喷着火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越飞越快,消失在天际中。约8分钟后,成功命中目标的消息传来,发射场的人们欢呼雀跃。聂荣臻元帅在当晚的庆功宴上举杯致贺:“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059”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它的仿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掌握导弹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航天型号的研制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东风破晓,气贯长虹,中国航天事业自此迎来了崭新天地。(刘淮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