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航天三线基地巩固战略后方
1958年以后,中苏关系不断恶化;1964年,越南战争规模不断扩大。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央开始考虑在我国西部建设大后方。 毛泽东提出,中国经济命脉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要从准备大打、准备早打出发,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现有工厂可以一分为二,抢时间迁到内地去,要“ 靠山、分散、隐蔽”。航天工业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篇章,也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一个缩影。 |
061三线基地风华厂山中旧址。(王磊/摄)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在1964年至1985年间展开的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在广大西南地区建立相对于全国独立的、“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讯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形成中华民族的“战略大后方”。
三线建设,最早出自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一文中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根据规划,一线是指东北、华北和东部沿海城市,三线范围是甘肃省乌鞘岭以东、山西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广东省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四川、贵州等11个省的西部,广东的北部,广西的西北部,共计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在“要准备打仗”的特定形势下,这些是较理想的战略后方。万一一线、二线地区的重要工业设施、军事设施以及国防科研生产单位被摧毁,地处我国腹地的“三线”依然能作为战略备份,不影响国家综合实力。
中国航天是三线企业最多的领域之一。作为国防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防部五院,1964年9月派出踏勘小组赴陇南、黔北、晋南、宁夏选址;1964年11月,开始在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三线地区建立061、062、063、064、067以及后来的066、068等科研生产三线基地,并号召广大科研生产人员和领导干部去三线支内。1965年,中国航天领域的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序幕。
三线建设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全国参加三线建设的知识分子、技术骨干总数超过400万人。国防部五院从事航天产品科研试制和管理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属于军队建制。所以一声令下,各对口一线工厂和研究所紧急动员,以极短时间稍事准备,马上就踏上奔向三线的途程。
061基地最先在黔北定点,其他基地则由于环境、地震等多种原因考虑,几经辗转,最终062基地、064基地定在四川,063基地、067基地定在陕西。稍后又在湖北、湖南建设了066、068等基地。有趣的是,066基地为了符合“山、散、隐”的建设方针,选点定点甚至动用飞机观察湖北远安县全境,得出了“进了远安就是进了山”的结论,使厂址选择更趋于实际、合理。中国航天工业影响深远的第一次大规模布局能力和结构调整,从南到北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在简陋的厕所里搞火箭发动机试验,特大山洪泥石流几乎将航天某基地从地球上抹去,而一年后该基地恢复生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发生在三线基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一直激励着航天人创新创业、自强不息。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回过头来看,大三线建设地点太过偏僻,远离城市甚至城镇,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使得企业不得不实行“办社会”: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学,人财物、产供销,科研生产甚至开办农场、“五七”工厂(家属工厂)等等,事无巨细,没有一样不管。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的确存在很多问题,并为后来的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带来了褚多不便。但当今世界,不是一个以追求和平为共识的世界,而是大国凭借实力追求和保护自己利益的世界。在这种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国防科技实力和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
航天工业是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篇章,也是新中国国防建设的缩影,见证了“大备战”特殊时期,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业绩和精神财富。
三线建设,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也许正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和历史过程,三线建设不应被遗忘、被忽视。(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