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枚核导弹东风二号甲研制试验成功
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导弹和核弹研制分别有了一定成果之后,两弹结合的问题就提上了日程。“ 两弹结合”是导弹与核弹(战斗部)的结合,即核导弹。 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此后的7次发射,次次成功。同年10月16日,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些无疑为两弹结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东风二号甲导弹载着核弹头成功发射,且核弹头成功爆炸。“ 两弹结合”的成功表明,中国的核导弹真正成为具有强大作战威力的战略武器。 |
成功发射的中国第一枚核导弹。(资料图片)
1966年10月27日,东风二号甲导弹托举着核弹头腾空而起,直冲蓝天。继美、苏、英、法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能够用自己的导弹发射核武器的国家。“两弹结合”的成功,使中国不仅有“枪”、有“弹”,而且能实现“枪”和“弹”的统一结合,构成了持续发展的新型战略武器系统。
由于导弹与核弹分别隶属国防部五院和二机部两个不同的研制系统,两弹结合事涉多方,因此需要解决许多新的技术问题,需要导弹研制与核弹研制两条战线并肩作战。
其中,一条战线是研制可以装载核弹头的导弹,即对东风二号导弹进行改进,增大射程,革新制导方式;另一条战线是研制适合导弹运载的核弹头,即对原子弹进行小型化,并要适应导弹发射飞行的苛刻环境。
专家们认为,“两弹结合”就好比是一个“啰唆汉”娶了一个“娇小姐”,必须慎重行事——导弹这个高大威猛的“大汉”要在起飞前进行起竖、粗瞄、垂直测试、火工品安装、加注、精确瞄准等一系列“啰唆事”,而原子弹这位“娇小姐”则有一系列的特点,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比较娇贵。
1963年11月,国防部五院和二机部进行了情况交流。第二年4月,双方再次协商,明确了原子弹在导弹弹头内安装的要求和基本参数。1964年9月,两个单位分别成立了论证组,由国防部五院牵头,在东风二号甲的基础上,对导弹做了适应性修改,并在安全问题上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
与此同时,二机部人员对原子弹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适当改进,使弹头尺寸减小、重量减轻、刚度提高。两弹结合离不开大量的试验。因此,大量的原子弹工艺试验、爆轰试验和环境条件试验先后开展。
安全是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对导弹总体设计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对试验安全作出多重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试验安全的绝对可靠。一分院人员经过精准的计算,得出结论:导弹在空中飞行时落到必经之路的概率是十万分之六,也就是说,两弹结合的安全是基本上有保障的。
1964年12月,“两弹结合”的试验大纲完成拟制,相关单位对导弹飞行各个环节和发射现场的安全问题制定了详尽的设想与预案。比如,设计程序上注重安全问题,保证导弹在起飞前和关机前两个环节一定不发生爆炸。同时在试验步骤上注重顺序,逐步“加码”,确保每一步都安全无误。
1965年11月,东风二号甲导弹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一举成功,后又连续进行了7次飞行试验,6次成功。
1966年,模拟真实环境影响和放大图纸公差的爆轰试验进行,为核装置定型奠定了基础。2月,核导弹的试验方案确定,采用的是全射程、全当量、正常弹道、低空爆炸的试验方式;在步骤上实施“先冷后热”的方式,即先进行不装核燃料的飞行试验(冷试验),成功后再进行装载核燃料的飞行试验(热试验)。
1966年3月,一系列冷试验先后开展,导弹装载着模拟弹头进行了振动和冲击试验、静力试验、噪声试验及运输试验等十多项试验,进展比较顺利。同时,核装置和引爆控制系统的部件、整件进行振动、冲击、撞击等各种异常状态下的模拟试验先后开展,并对引爆系统及自毁系统进行了飞行遥测试验,得出了“可以保证安全可靠”的结论。
七机部组织有关院、厂完成了东风二号甲导弹的研试与生产,进行了弹体自毁试验,证明了其安全系统的可靠性。随后,在试验靶场先后进行了一次实际检验安全自毁系统的飞行试验、两次导弹运载模拟核弹头(试验弹)的两弹结合“冷试验”,结果证明,各个系统均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1966年10月27日上午9点,东风二号甲导弹托举着核弹头腾空而起。9点9分,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当天,《人民日报》刊发号外,并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发表了一条不寻常的消息。“两弹结合”的成功,对于加强中国国防的现代化,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对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史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