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60年·大事 > 正文
长征家族走出“美男子”
发布时间:2016-10-07

——我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研制试验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后,我国就将研制通信卫星及运载火箭的任务提上了议程。“文革”的干扰,使这一系统工程延迟至1975年。当年3月31日,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问题的报告》,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命名为“331”工程。

在“331”工程的5大系统中,卫星及火箭的主体任务由当时的七机部负责。其中,七机部副部长任新民为“331工程”总设计师;七机部五院副院长孙家栋为东方红二号卫星总设计师;七机部一院副院长谢光选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瞬间。(资料图片)

“ 当我们得知‘331’工程被确立及一院肩负运载火箭研制的光荣任务时,从领导到广大科技人员与工人无不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时任长征三号火箭副总设计师的范士合说。

其实,早在“331工程”立项之前,一院就对运载火箭开始了探索与预先研究。1973年6月,一院提出了两个方案,对于火箭一、二级,这两种方案是一致的,都是以长征二号火箭为基础。而对于火箭第三级,则有两种方案,一个是像火箭前两级一样,发动机采用常规推进剂;另一个是重新研制发动机,采用从未尝试过的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与火箭第三级两种设计方案相关的是发动机一次启动还是二次启动的问题。

两个发动机推进剂方案,两个发动机启动方案,四种组合,各有长短。经过斟酌,1974年8月,七机部决定:运载火箭以长征二号为基础,第三级发动机采用常规推进剂一次启动方案和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二次启动两种方案并举。1975年后,两种方案加紧了预研的进程,氢氧发动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显示出了它比冲高、多次启动的优越性。

在一次定方案碰头会上,任新民说:“氢氧发动机这个台阶迟早得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技术条件与设施设备条件,经过努力一定可以突破技术难关。”在真理面前,这位科学家的胆识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1976年8月,国防科委明确决定,运载火箭第三级采用氢氧发动机二次启动方案。这种火箭被命名为“长征三号”。“虽然方案论证的时间比较长,但这是值得的,中国火箭的历史将因此被改写。”谢光选说。

长征三号火箭是卫星通信工程的“短线”,而氢氧发动机则是长征三号火箭的“短线”。为了攻克这一世界级难题,时任一院院长的张镰斧果断把在北大荒军垦农场的朱森元调回北京,并委以氢氧发动机研究室副主任设计师的重任。

从1976年至1983年,在谢光选的领导下,朱森元带领三结合攻关组先后攻克了数十个技术难关,仅试车就进行了129次,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33500秒,终于掌握了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

“我们从零开始,好多应在预研阶段完成的工作都拿到方案阶段来完成。”范士合回忆说。面对困难,多少人曾经困惑,曾经苦苦探索而不得要领。他们一个会议接着一个会议,一个思路延续着另一种思路,一个方案延展着另一个方案。清晨时刻,办公室的门被早早推开,入夜时分,办公室的灯光一直在闪耀……

1984年1月29日,长三火箭在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时,三子级第二次点火后推力突然下降,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面对10年的辛苦付诸一炬,全体科研人员无不痛心疾首。当时,大家鼓足干劲,行动一致,仅用70天的时间就把故障原因找出来了,并在待发射的第二枚火箭上采取了3项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二次点火的故障问题。

当年4月8日,第二发长三火箭发射成功,将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转移轨道。

这是我国在航天领域里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胜利。随着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我国从此进入实用卫星时代。中国航天也因此成功突破了液氢液氧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成为少数成功使用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国家之一,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推进技术和第二个掌握低温发动机高空二次点火技术的国家。

1986年5月,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被誉为长征火箭家族中的“美男子”的长征三号火箭共进行了12次发射,成功将国内外8颗通信卫星和2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的庆祝大会上指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成就,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与卫星通信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贺喜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