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60年·大事 > 正文
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
发布时间:2016-10-07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孕育伟大精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助推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在此过程中,中国航天人不仅创造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伟大成就,同时孕育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三大精神)。

航天精神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处于不断升华的动态变化中,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会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一大批航天人响应国家号召,开赴荒芜贫瘠的深山大沟,建设三线。(资料图片)

1986年12月,已入深冬的南京,蒸腾着一股昂扬的精气神。航天工业部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在连续召开10天的这次会议上,航天精神被正式提出。

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创建航天大业开始,航天精神在航天人攻坚克难的曲曲折折、柳暗花明的探索过程中孕育而生,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的今天,这种精神穿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展现出不可磨灭的光辉。

195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据聂荣臻副总理的提议,经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国防部五院的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使得“自力更生”成为了航天精神最核心的要素。

1986年底,当时的航天工业部党组对航天精神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提出了“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尊重科学、严谨务实、献身事业、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

后来,根据聂荣臻副总理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结合航天科技工业的具体特点,对航天传统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和提炼,表述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

1999年9月18日,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隆重召开了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提出并精辟阐述了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这就是“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后,江泽民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航天科技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2003年11月7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召开的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一种精神的孕育需要漫长的历史,航天精神自形成以来,以其影响之巨、影响之深,载入了伟大祖国的史册,汇入了民族精神的长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又一珍贵财富。虽然航天三大精神形成的年代、提炼的时期、表述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和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航天人对祖国的热爱体现在报效祖国的使命意识和为国争光的责任意识。他们以国为重的价值观、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都是报效祖国的生动体现。

航天人具有勇于攀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坚信只有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航天人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是航天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贡献给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航天人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是基于每项航天工作都是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

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甘当无名英雄,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无怨无悔,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我国航天事业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要铭记历史、继承精神,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2016年4月,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自此,航天精神再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并激励着广大航天人踏上新的征程。(孙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