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中国航天人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标志着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虽然A星作为试验星只工作了39天,但却为后来卫星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从气象卫星B星工作165天,到C星连续稳定运行7年和D星超期服役;由试验星的“ 出师不利”到业务星的“功德圆满”,其中凝聚了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 |
科研人员在厂房中对风云一号卫星进行检查。(资料图片)
“风云一号的主要设计和科研成果,是中国航天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全过程参与风云一号指挥协调的航天老专家、工程总设计师任新民院士是这样评价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
1988年9月7日,中国航天人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代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升空,标志着我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气象卫星。虽然A星作为试验星只工作了39天,但却为后来卫星的研制积累了经验。
从气象卫星B星工作165 天,到C星连续稳定运行7年和D星超期服役;由试验星的“出师不利”到业务星的“功德圆满”,其中凝聚了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
早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之前,1969年1月,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要搞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后来,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被命名为风云一号。
1979年6月,上海航天局研制了两台工程样机参加桌面联试,经过飞机飞行试验验证,获得了比较好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但因为国家政策调整,风云一号发射被推迟。
直至1988年9月4日,我国第一颗风云一号卫星发射,结果这枚A星“出师不利”。一个在发射前曾出现过、但被忽略了的半导体栓锁现象复现了,地面的检测设备突然一下子失去了卫星所有的遥测信号。
于是,在几十米高的发射塔架上,试验队员开始了紧张的卫星“手术”。这是中国卫星发展历程上史无前例的塔上检修。卫星总设计师孟执中回顾那时的情景说:“那份难堪和窘迫,真想从发射塔上跳下去!”经过几天奋战,终于确诊了“病灶”,排除了故障点。风云一号A星跃上了苍穹。
就在风云一号A 星运行到第39天时,意外又发生了——A星失控了。由于A星没有设计备份,卫星的控制系统又发生故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消失在茫茫的太空。
1990年9月3日,B星直冲云天。
1991年2月14日除夕之夜,当B星飞经南大西洋地磁异常区域回到我国上空时,被发现已处在快速翻滚的异常状态。
科技人员及时制定了一整套有效抢救卫星的技术方案,一场中国航天史上没有先例的“星地大营救”开始了。经过两个半月,卫星重新对地定向,恢复了正常工作。“这在国内是首次,在国外成功的例子也不多。”孟执中说。
风云一号A、B两颗星的发射和运行,填补了我国气象卫星的空白,表明我国已具备了研制、发射、运行、管理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能力和条件,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风云一号C自1995年5月10日发射以来,卫星质量、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系统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卫星全天连续不间断地向地面发送高清晰度云图资料。
与C星性能一样的D星,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在轨测试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与C星并轨提供业务应用,尽管超期服役但运行状态良好。
卫星还发回了大批高质量的可见光和红外光谱图像,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播发了多轨拼图及局部云图。
卫星探测到的遥感资料经过加工处理后生成了多种产品,在气象预报、积雪监测、冰情服务、水体监测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使我国获取气象资料的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卫星图像和数据记录开辟了新的途径。
例如,在北京亚运会期间,风云一号卫星提供了亚洲区域和北京地区的云图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播出。1991年我国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风云一号B星的云图资料对准确核定洪水受灾面积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经过几十年来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风云系列卫星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对地观测业务卫星序列的重要成员。据统计,风云气象卫星遥感数据的广泛应用大幅减少了我国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另据了解,风云四号卫星将于今年12月中旬择机发射。后期,风云四号系列气象卫星将接替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业务。这对于保证静止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性、稳定性十分重要。(尹林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