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60年·亲历 > 正文
一幅地图勾勒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发布时间:2016-03-25

——编写《航天六院三线旧址文化地图》的点滴感受

“二十八载峥嵘岁月,他们追梦的足迹,印出了一幅特别的地图……”手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编写的《航天六院三线旧址文化地图》,扉页上这短短的三句话,再次将我拉回到编写这部书的日子里,激发出沉淀在我记忆深处的“红光沟”情怀。

三线军工人建成了中国可靠的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带动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堪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西部建设战略,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201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50周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党委决定编写出版《航天六院三线旧址文化地图》。在召开座谈会,采访老领导、老专家、老职工的基础上,我们编写组成员重返“红光沟”,在六院(原067基地)机关及所属单位职工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大山深处,追寻着老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的足迹。

原067基地星星点点散落在绵延20余公里的大山沟里。我们按照当年山沟里的单位布局,对应故事的发生地,逐一收集整理故事素材,拍摄影像资料,并与收藏的历史照片一起,还原这些故事发生地的前世今生。

自1993年六院迁至古城西安后,经过20多年的变迁,曾经在当地赫赫有名的“红光沟”早已物是人非。有的厂房车间已成为地方私营企业的工厂,还有的厂房车间和职工住宅已被夷为平地。然而,在找寻遗迹和搜集故事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仍然被一次次地震撼。

站在原067基地指挥部,看着那满是斑驳的办公楼旧址,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这里连续三次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和泥石流袭击时的画面:基地党委提出“自己干,三不变”的豪迈誓言,带领干部职工用双手在泥石流里刨出设备,冒着生命危险演绎出了一幕幕“舍命穿越”和“生死抢险”的悲壮故事。

“201洞”,这个发动机的心脏部件——涡轮泵试验室,曾经是当地一个颇为神秘的大山洞,如今已成为私营老板的菌业种植厂。然而,洞口哨兵值勤的岗亭、曾经遭遇洪水泥石流袭击后洞壁上留下的水印、从洞口绵延到洞内近百米长的铁轨……一切都在诉说着这个昔日的“禁地”在遭受洪水和泥石流袭击时,把“自己干,三不变”变成现实的动人故事。

遭受洪水和泥石流袭击后,建在半山坡上的职工简易平房,被大家形象地称为“新家坡”。如今,我们看着这些残垣断壁的干打垒房屋,对老一代航天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创造出发动机100%发射成功率的航天传奇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发动机推进剂库房旁,当我们看到如今仍坚守在大山深处工作的职工身影时,眼前浮现出20多年前党员领导干部将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在前,带领职工全力保护嘉陵江沿岸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那一幕。

我们还看到了由厕所改造的试验室旧址。当得知我国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的雏形诞生在这里时,我们对老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肃然起敬。很难想象,在这样简陋的试验室里如何搞科研?

在揭开一个个感人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愈发感到这段历史是中国国防建设史上一段集体记忆,是今天的我们不该忘却的前尘往事,更是我们迈步向前的支柱和信念。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创造了那些特殊的历史事件,塑造了那些特殊的历史人物,传递出那样特殊的历史正能量,也铸就了今天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事业乃至中国航天的新辉煌。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伟大的精神和优秀的文化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我们敬佩三线建设者不仅仅因为他们是我们的先辈,更多的是因为那个年代不可复制,那群人所做的事已经超越了时代。

创作《航天六院三线旧址文化地图》是为了让全体航天人铭记老一辈三线建设者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建立的历史功勋,从三线创业历程中汲取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如今,“红光传统”与“三线精神”依然流淌在每一位航天人的血液中,那是创新发展的精神滋养和动力源泉。(杨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