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团队
载人飞船返回牵动着亿万人心,降落伞完美打开,着陆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返回舱最终平稳着陆。这一气呵成的动作背后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团队20几年鲜为人知的付出。
科学无疆界 大漠留足迹
一次次任务走下来,令研制团队回味最多的还是在大漠上那100多次的空投试验,它不仅是对队员们体力、耐力的挑战,更是对团队智慧和技术能力的考验。
茫茫戈壁的冬天,队员们在厂房内进行装配、测试、联调,手冻僵了就搓一搓再继续,一直到深夜。在户外工作时,呼啸而来的风让大家穿着的羽绒服瞬间变成一张薄纸。落区的几十名队员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随时待命。
引导伞、减速伞、主伞相继打开,试验成功了。当地面风大时,主伞拖着模型飞跑,容易造成模型里面的设备受损,试验队员必须及时割断伞带。之后的收伞和吊模型更是累活,近两百斤的大伞全靠人工收叠。但大家专注而又有条不紊,脸上写满成功的喜悦。
胆子越干越小 时刻如履薄冰
随着对产品认识的不断深入,研制团队时刻保持从零开始、如履薄冰的心态。用技术人员自己的话说,“我们越干胆子越小,觉得再谨慎也不过分。”
经过11次飞行实战考验,神舟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产品的成熟度稳步提升,已是国内回收质量最大、着陆速度最低、可靠性安全性最高、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航天英雄杨利伟看到降落伞研制加工和交付的全部流程后曾这样说:“有这样的伞,有这样的团队,心里就踏实了。”
1200平方米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主伞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降落伞,整个伞的缝线长达10公里,仅主降落伞的制作工序就有30多道,需要降落伞加工组十几个姑娘密切合作加工半年才能完成。
将1920片伞衣、96条径向带、25条纬向带按工序进行连接,每一位操作人员对每一个针脚、每一行线迹都严格控制,确保完美。
只有通过严格检验,降落伞才能拿到“上天”的通行证。然而,降落伞不像其他产品可以用仪器检测,完全依靠人工检验。多年下来,检验人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们深知自己手中那枚小小的检验章重于泰山,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一一查看,就连捆扎伞衣、伞绳所用线绳打结的方式和预留的长度这些细得不能再细的问题,也验得一丝不苟。
检验合格后,“包伞大戏”上场。2016年春节前,神舟十一号飞船副总设计师荣伟叮嘱包伞团队:“你们手里的是降落伞,更是航天员的生命。”
这次包伞是在航天城科研新区进行的,由于场地发生了变化,团队结合包伞大厅的门禁环境和监控措施,制定了专项安全保障方案。
常人可能难以想象,1200平方米的大伞完全铺开后有三个标准篮球场那么大,最后却会魔术般地“蜷缩”进大号行李箱大小的伞包里。在不断机械施压又不断装填伞衣的过程中,精细度的要求却没有丝毫降低。
508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尧炳师傅有20多年的包伞经验,他指导大家认真细致地严格按照包伞细则操作。随着伞包越来越“饱满”,装填的技术难度也在逐级递增。师傅们四五人全力配合,将力气与智慧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最终实现无缝隙包装。
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到神舟十一号安全返回,508所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团队走过了24个年头。这些年来,他们确保了11艘飞船飞行任务圆满完成、11名航天员14人次安全健康返回家园。8000多个日夜,他们无悔付出,只源于心中一个共同的梦想——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索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