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巨星陨落 大道新民
追忆师长:“什么名呀,利呀,一死了之”
来源:中国航天报   日期:2017/02/17

谭邦治,任新民秘书,研究员。

2月12日晚上,有人告知我:“任老总下午走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春节前见面时还拉着我的手,清楚地喊着老谭。翌日,从任老总家人的电话中再次得到证实,任老总已驾鹤西行。我悲痛至极,泪如雨下。这位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认真、睿智的科学家的往事,一桩桩开始浮现。

任新民生前经常讲:“什么名呀,利呀,一死了之。工人建的楼房人们可以住,农民种的粮食可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航天工作者研制导弹、火箭、卫星、飞船,国家能派上用场,这就心满意足了。”任新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85年至1986年,我国拟购买外国通信卫星,并用外国的运载火箭发射,一时间在国内外搞得沸沸扬扬。任新民适时地上书国家有关部门,直言不讳地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通信卫星技术而言,我们航天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是有差距,但我们只有通过研制的实践才能掌握和提高技术。只要努力攀登,总会赶上的。”他还坚定地表示,“中国的运载火箭不仅能发射自己研制的通信卫星,还可以承揽国内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后来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新一代通信卫星。

1991年,在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申报科技进步奖时,申报单位提出并执意坚持任新民为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当提交到航天行业评审组评审时,担任评审组组长的任新民不容商量地将自己的名字去掉,将名额让给了基层从事具体技术工作的科技人员,让在场的工作人员敬佩不已。

作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副院长、七机部副部长的任新民,领导并参加了《“八年四弹”规划》《“三抓”规划》《新三星一箭一论证规划》等的研究制定工作;还领导了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的论证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立项提供了支持。

任新民在这些规划的制定和获批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做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贡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谭邦治)

京ICP备1302752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技术支持:北京航天四创软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