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重要新闻 先进事迹 幕后故事 图片资料 媒体评论 视频报道
幕后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幕后故事 > 正文
伟大时代的价值灯塔
发布时间:2017-03-29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大家好!我叫刘源,是航天四院新闻中心的一名记者。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眼中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今年10月1日,继“感动中国人物”后,由中宣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重磅播出,

再次引发了国人对“工匠精神”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纪录片第一集《大勇不惧》,讲述了徐立平心有精诚、手有精艺,雕刻火炸药的感人事迹,也让我回想起了曾经接触和采访徐立平的点点滴滴。

最早知道徐师傅,是在纪念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英模表彰晚会上,那一年我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那个难忘的夜晚,受表彰的10个最具影响力英模群体和个人中,我对徐立平的印象最为深刻。“要钻到装填有十几吨火炸药的发动机燃烧室里去挖药”,当时工作不满三年、年龄比我还小的他,得需要怎样的胆量和勇气,才能担当起那样挑战心理和生理极限的危险任务!我对徐师傅和他的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后来,单位把跟踪采访徐师傅的任务交给了我,我才逐渐走近了徐立平,读懂了徐立平。

要进入徐立平工作的地方,须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和防护措施,身上不能有任何可能产生火星的东西,手机要放到指定的位置,要穿上特制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口罩,要多次触摸导静电棒,释放身上的静电,拍照时绝对不能开闪光灯。进入厂房,空气中弥漫的是说不上是酸还是甜、带着强烈刺激味道的气味,这种气味让人呆一段时间就要出去透透新鲜空气。为了亲身感受徐立平当时挖药时的场景,工作人员带我来到了一个浇铸好的类似的发动机前。燃烧室的内径不是太粗,人只能趴着进去,不能侧身,更不能翻身。作为一个平常哪怕见到一根雷管也会感到害怕的人,我想象着人就像“芯材”一样,被包裹在火炸药里面进行操作的情景,我感到了压抑,也感到了窒息。

因为要防静电,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操作时,徐立平他们始终要穿着特制的长袖工作服,春秋还好,夏天会闷得不停出汗,而到了冬天,又会冻得直打哆嗦。每天,徐立平他们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和挂好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既为了散发火药的气味,更对他来说,每一道门都是危急时刻的紧急出口。

徐师傅告诉我,火药微整形虽然异常危险,但只要按规操作,绷紧安全这根弦,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看着徐立平在发动机前操作,一把把整形刀,一个助手,人、心、手合而为一,简直像极了一位身怀绝技、艺高胆大的“遁世高手”。

2015年,“9·3”大阅兵后,中央电视台要制作《大国工匠·为国铸剑》系列新闻专题,宣传推出一批默默奉献、为国铸剑的军工匠人。我有幸跟随央视记者来到徐立平家中拍摄采访,接触了解到了他的家人。徐立平的父母都是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第一批创业者,两位老人非常朴实。母亲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整形车间最早的一批整形工,她对两个儿子的岗位选择建议,也是到最危险和最需要的岗位去。老人在采访中,对我说,“有国才有家。再危险的岗位也得有人去干哪。只要他们平时注意安全就好。”其实,哪位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徐立平告诉我,每次回家,母亲对他叮嘱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他也总是报喜不报忧。徐立平的父亲是一名产品运输司机,也是一名老党员,他开的车曾保持着28万公里无大修的纪录,多次完成艰难危险的产品运输任务,多次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父亲经常对徐立平说,驾驶员的岗位很平凡,但平凡中也能干出花样,要干就得干好!正因为有了父母对徐立平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他把每一次都当作第一次来操作,把每一发产品都瞄着精品去雕琢,千锤百炼造就了稳定的手感、高超的技艺,和数十年安全无事故的记录。

徐立平也有过换岗的机会,到办公室去做行政工作。但就在那时,恰好某重点型号的批生产任务下来了。车间主任跟徐师傅商量,说这块的活还离不开你,能不能这批任务完了以后再办转岗的事?徐立平听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留了下来。等把这批任务完成了,已经是两年之后了。就这样一等又再等,29年就过去了。徐立平对我说,他其实也并没有真正想离开过整形岗位,因为只有在这儿干,他才觉得踏实和有价值。

徐立平有一样他最珍视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刀具。把它们从精致的工具箱拿给我看的时候,徐师傅是那样地开心,“看到没,它们每把的形状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用处,这都是我和我们班组人设计的,买是绝对买不到的!”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中充满了骄傲!而徐立平的妻子告诉我,就连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徐师傅都会用油石磨刀。

在徐师傅的家里,我还看到了许多运动器械。我知道,因为长时间一个姿势全神贯注雕刻火药,不仅会让他常感到腰酸背痛,也使得他走路时身体变得向一侧倾斜。准备这些东西,就是为了回到家里练一练,缓解身体的疲劳,也用来矫正身体的曲度。

曾经,生活中的徐立平也有过很多爱好,是亲戚同事眼中的“达人”,他爱音乐,能弹一手好吉他;他爱摄影,刚参加工作就用前三个月工资买了一台照相机;他爱旅游,也想带着家人到祖国各地周游。然而越来越繁重的生产任务,让徐立平已经无暇顾及这些兴趣爱好了了。“五加二,白加黑,”对徐立平和他一样的航天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工作的常态。

为了弘扬学习徐立平的事迹和精神,航天四院党委做出了在全院开展向徐立平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更多向徐师傅那样追求技艺极致、甘于寂寞奉献的人涌现了出来,从导弹发射到神舟飞天,他们以一技之长而铸利剑之坚,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正是有了他们的尽职尽责、精益求精,才将一张张设计蓝图锻造成国之重器,支撑起捍卫国防的强大力量。他们投射出来的是忠诚、奉献,是专注、执著,是守正、创新,他们诠释的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呼唤的价值灯塔!

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 隐私与安全
京ICP备13027524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98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信访邮箱:xinfang@spacechina.com 监事会邮箱:jianshihui@spacechina.com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 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