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29日消息(记者刘涛 张棉棉)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药面整形特级技师徐立平,为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药面进行“整容”,三十年不失误不出次品。 徐立平的工作,可以叫做“火药雕刻”,他们要用特制刀具对已经浇注固化好的推进剂药面进行精细修整,一个不小心,就会瞬间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犹如躺在炸药包上工作。 徐立平:它一旦发生燃烧的时候,它会产生两三千度的高温,而且它燃烧的速度会非常快。 徐立平不是神,要说不害怕,肯定是假话。击败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练好手艺别犯错。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徐立平整形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 徐立平:多修整了以后,它在工作过程中燃烧就会不平稳,不平稳的话就会影响发射的精度。 30年来,徐立平的师父、同事、徒弟、徒弟的徒弟,有的升了职,有的换了岗,只有他在班组里扎下了根。他把自己比作小螺丝,要和航天系统里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螺丝”们一起,为国尽责。 徐立平:我们的航天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它里边有无数个零部件,可能一个螺钉或一根导线的失效,它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效,任何一个岗位,不管再小,都要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干好。 另据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中央宣传部30日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先进事迹,授予徐立平“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他的职业是微整形。不过,他雕刻的不是工艺品,而是难度更大的导弹发动机的固体燃料火药。 燃料药面精度是否贴合设计形状和尺寸,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中国很多战略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火药微整形都出自徐立平这样的技师之手。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精度的最大误差仅有0.5毫米,而徐立平雕刻的精度不超过0.2毫米,还没有两张A4纸厚,堪称完美。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其主要成分就是火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徐立平就是这样天天与火药打交道的人。 说到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徐立平说:“因为我们接触这个火药,它一旦发生燃烧的时候,它会产生两三千度的高温,而且它燃烧的速度会非常快,现场虽然我们也有各种逃逸通道,但操作人员逃逸的机会还是比较渺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