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7-04-18
炎热、暴晒、潮湿,火热的天气,高涨的热情;亢奋、严谨、扎实,紧张的氛围,饱满的精神。
5月14日,通过海运、陆运两种方式,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试验队队员集结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一个多月后,在南海之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开启了新征程。
不眠之夜
6月14日清晨,王璐来到发射场正好一个月。她沿着航天路,朝卫星测试厂房走去。“远处的日出好美。”她没想到,竟会在通宵工作后看到这般美景。
王璐是试验队总装车间的调度。由于组合体上面级整流罩合罩工作要在14日转运前完成,她和另外几名队员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首飞型号要求高,最初预计凌晨三四点可以完成,没想到他们干完活已经是早上7点多了。”总装车间主任徐寅说。180个螺钉,每个螺钉都要仔细调整对准安装,安装好后还要做好充分的防水。整流罩上的舱口、通风口,但凡有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严格做好防护。
首飞型号,每一个操作都十分谨慎。整流罩合罩中,两个升降平台悬在十几米高的半空中,王超群、徐军、王卫国、席波——4人聚精会神地进行着操作。升降平台升上去一次需要10分钟,为了节省时间,王璐和其他几个人在车下用绳子这种最原始的方式传送物品。
当整流罩的防雨布盖好后,一晚上的工作终于结束了。“一会儿就是载荷组合体转运了,我还得过去。”工艺员秦春云这两天只睡了3个小时,但他还要把合罩后的载荷组合体送达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后才能休息。
“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来发射场参加发射任务,个个都很兴奋,多亏了这帮精力旺盛的小伙子,每个节点都按时完成了。”徐寅的夸奖中带着些许心疼。
质量“红包”
“双想”工作是每一个发射试验队在开展主线任务的同时并行进行的动作,长七发射试验队也不例外。这一次,试验队发出了几份质量“红包”,以激励全体试验队员。
赵锦瑾是测量系统团队的一员,“这次任务采用了天基测控实现重要数据中继传输,在图像测量子系统上实现了‘四合一’的压缩传输。”赵锦瑾发现,对加电流程进行一定的更改,可以实现在发射前就收到数据,“长七火箭首次在国内应用了共形相控阵天线,解决了防热问题,为更早获取数据提供了可能。”
“还是不放心,咱们再回去测一下。”地面发射控制系统的支晶拉着同事又跑回活动发射平台里。这个“不放心”让支晶发现了平台前端测发控机柜中一对电线存在隐患,在比巴掌还小的板子上有一百多个焊点,整台设备的焊点达到上万个。“检查出这个问题后,我们又挑选了比较容易看混的300多组电线进行了梳理检查。”支晶觉得,多干点工作不是事儿,只要能保证成功。
在防止摆杆提前误摆开的问题上,发射支持系统的高亚东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对未知的问题,要带着‘放大镜’去看,将可能性无限放大。”虽然他想到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这些细致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首飞任务的成功。(李淑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