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航天网 发布时间:2018-05-08
我是1990年大学毕业分配进南京晨光集团工作的,刚进来时就觉得这个工厂与众不同,各项规章严明,环境美观整洁。一进正学路大门,厂前区主干道两旁法国梧桐浓荫蔽日,东边的大操场下班后总有一群单身职工在踢足球,整个厂区植被丰茂、鸟语花香,有着公园般的景致,不像一般工厂常见的空气污浊,环境嘈杂凌乱。
时间长了对工厂也就越来越熟悉,整个厂区被一条狭窄的铁路线分成南北两部分。厂北区有清代建筑8幢,民国建筑24幢,处处都是历史厚重的笔墨。一幢档案馆建于1984年,算是小字辈。它坐落在马家山山顶,这个四层建筑的屋面上还有个观景亭,这个观景亭就是整个厂北区的制高点,站在亭内向北眺望,南京城风光一览无余。那时高层建筑少,空气也不像现在那么雾霾重重,一眼望去,当时的南京最高建筑金陵饭店三十七层楼以及更遥远的紫金山也清晰可见。随着近年来厂北区“退二进三”的转型开发,成立了1865创意产业园,档案馆已搬迁到厂南区,原建筑已改建成了一家休闲旅馆,观景亭也逐渐淹没在一片新建筑群中,新进厂的员工再无机缘登高一望了。
厂南区的厂房都是建国后开发建设的,主要是一些工序在前端的制造车间和保障单位,如铸造、锻造、冲压、板焊、热处理,以及动力供应、物资、运输等等。那时标志性的建筑物当属动力分厂锅炉房的大烟囱。大烟囱通体呈砖红色,总高46米,下部承台直径8.6米,顶部出烟口直径2.6米,八道圈梁把烟囱分成七节,它担负着锅炉房三台10吨,一台20吨燃煤锅炉的排烟重任,八十年代初投入运行,那时整个城南地区的厂矿烟囱数它个子最高,块头最大。我大学专业是热能工程,分配在动力分厂工作,第一年就在锅炉工段跟班操作。冬天的锅炉房十分繁忙,食堂、宾馆、浴室生活用蒸汽,热锻铸表每个分厂工艺用蒸汽,还要保证全厂供暖,每天大烟囱呼哧呼哧不定地喘着粗气,感觉有点不堪重负的样子。
进入新世纪,随着南京城不断地向外扩展,曾经的城外偏僻之地变成了主城区,政府环保力度不断加强,一纸文件燃煤锅炉被限期淘汰,大烟囱也面临拆除的命运。2003年随着新建的两台10吨天然气锅炉的投运,老锅炉房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时代在前进,那些曾经的地标或是被替代,或是被湮灭。晨光从1865年创办至今150年,薪火相传,几度辉煌。那更雄伟、更挺拔的新地标一定会在新晨光人手中诞生。
(作者:徐起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