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活动优秀单位  >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散文 > 正文

栉风沐雨五十载

来源:航天科工七院  发布时间:2018-05-09

——记航天七院创业初期的三线建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件战略性的大事,那就是三线建设。当时“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集粮”的口号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线建设,成为第三个五年计划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报效祖国 一马当先

1965年以后开始执行的“三五”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以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当时我们在学习,传达中央“三五”计划和三线建设的有关文件中都提到毛主席的三点指示: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中央将毛主席三句话阐释和概括为“备战、备荒、为人民”,于1967年4月公开发表。当时领导号召:一个革命的有出息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到前线去。号召科技工作者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去三线建设也是科研生产的一线。搞三线建设到边远、艰苦地区,它不同于知青上山下乡,它是一场报效祖国的运动。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极为紧张,中国周边战火不断。当时中国的主要工业70%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为了“备战、备荒”,国家在“三五”计划中提出全面重点抓好三线建设。什么是三线建设?是从地理上划分的:沿海地区是一线,中部地区是二线,西部纵深地带是三线。涉及云、贵、川、湘、鄂、陕西、甘肃等十三个省和自治区,其中根据地域的不同,又有大三线和小三线之分。从1964年~1980年的16年间三线建设时期全国以百万计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农民工建设者,来到了大西南三线地区,当时有一句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能去三线工作是政治任务,是一种荣誉,人们都有一种自豪感。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集粮”,准备打仗,打大仗的号召,1964年11月,七机部领导作出战略决策:在一院、二院、三院、四院、五院等科研生产基地,陆续在贵州、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湖北等三线地域建立061、062、063、064、067以及后来的066、068等科研生产三线基地。并号召各院科研生产、部门科技人员、领导干部去三线——当时叫支内。七机部一场声势浩大的三线建设工程全面展开。

七院成立 奔赴三线

1964年七院成立前,从全国各大专院校选拔了一批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并将他们下放到农村搞“四清”运动,另一部分下放到部队连队当兵锻炼,并从航空、兵器、核工业、船舶、电子等工业部门的原有设计院中个抽调一批经验丰富的各个专业设计人员及原国防部五院基建部门的技术人员和领导为骨干队伍,于1965年2月组建七机部第七设计院,除机关外设立五个专业设计室和一个勘察公司。

1965年2月航天七院正式成立,首要任务就是要奔赴三线现场搞设计,从院党委书记、院长、机关部门领导,支部层层动员,号召年轻的大学生和从其他工业部门调来七院的老同志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建设好打不烂、打不垮的航天工业,号召全体人员把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落实到对航天事业的热爱,积极投身到航天建设之中。一场规模庞大的赴三线现场设计全面展开。

一群初出茅庐的年轻大学生,凭着对祖国、对党的忠诚,凭着干一番事业的理想追求;老同志虽都成家立业,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热爱祖国,为航天增光信念的驱动下,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勇于献身,默默奉献自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原本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一切都变得简单。

自力更生 不怕苦累

全院五个设计室和勘察公司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几百人分别奔赴061、062、063等多个内地三线基地。我所在的第四设计室在郎吉泽书记带领下,近百人的设计队伍率先进入甘肃省天水市以北的深山沟展开设计工作。时约半年,由于邢台大地震,天水以北属邢台地震带,中央决定放弃甘肃天水基地,转移到陕西秦岭山脉脚下与甘肃交界附近的黄牛铺地区。后来又转移到四川宣汉地区,一干就是几年。这些地域都是深山峡谷,最低温度都在-40℃以下,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居住与办公都是临时帐篷,虽在每个帐篷内设有火炉也无济于事。早上起床毛巾和牙刷都结成冰块,人们只能把牙刷含在嘴里将冰块融化,再走到小河边,用石头砸开厚厚的冰层洗个脸、漱漱口。工作环境也非常艰难,没有大的画图板,就向当地老乡借块门板,上山砍几根树枝支撑起来,就在上面画图。研究工作也是在露天,站的站、坐的坐,围在一起开会,研究工作。我们外出每人都拿一根拐棍,既防摔倒又防狼,当地老乡说:“狼见棍就跑”。

没有字纸筐,同志们到小河边采几根柳条,自己编制。工作条件非常简陋,生活异常艰苦,身在深山峡谷,跋山涉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冬天摔倒在雪地,爬起来继续往前行……

知难而进 拼搏奉献

当三线建设异常困难的时期从部长、基建局及其他相关司局领导、七院党委书记、院长及机关相关领导对三线建设者高度重视,深切关怀,经常亲临三线基地视察、检查、指示,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询问同志们家庭有什么困难或急需处理的事情,这些大大鼓舞了三线建设者们的斗志和战胜困难,搞好工作的决心,誓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奉献。

年轻的设计者们,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真诚,把爱国的情感化作具体行动,落实到工作岗位,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奋勇拼搏,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把青春集中在工作中。

老同志顾全大局,勇攀高峰,无私无畏,默默奉献,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以身作则,精益求精,满腔热忱培养新参加工作的同志担当重任。他们投身三线,报效祖国,一去就是一年、二年或更长时间,有的同志为三线建设积劳成疾,但无怨无悔。

新老同志相互协作,相互勉励,以国家利益为重,开拓进取,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在党中央和部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全体航天三线人共同拼搏奋斗,通过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包括电力、通信、交通等形成一个完整的打不烂、打不垮的战斗集体。按照中央“山、散、隐”的精神,一、二、三、四、五院的三线工程全部建成。所谓“山、散、隐”就是靠山、分散、隐蔽,将其核心部分,例如将导弹发动机、总装、头部和尾部的陀螺仪、伺服机构等进入山洞内。

按照当时的习惯去三线又叫做支内。根据当时七机部的部署各院又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支内工作,支内就是支援内地建设,三线在那时是一个隐秘的词儿,从未出现在公开的报道中,与家人通信都不准有地址,对外只有一个代表省份的邮政信箱,即使这个信箱也不是真实省份,收发一封信都得相当长的时间。“三线”这个词真正出现在公开报道是在1980年以后。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战争的阴霾渐渐远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来为战争而准备的三线建设,慢慢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于是开始了一场新的转移,将原来的一部分三线工程迁移到一线或二线城市周边。崇山峻岭的三线人,忽然发现自己曾经无比自豪的优越感消失了,一阵阵风,什么都过去了,仅成为一种印记,刻在自己的心目中,这个飞速的变化的社会好似一场梦。但这三线建设历史的功绩不会消失。

中国航天七院建院50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建院初期,近20年的三线建设历程。为航天七院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敢挑重担的各专业人才,为今天的七院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这50年是创业的50年,积累的50年,也是发展的50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50年。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50年来七院肩负着国防建设重任,在国家的关怀下,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领导下,一代代干部和员工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院多型号,多品种航天基建任务。同时,积极进行军民融合机制的探索,承担了一大批民用工程的设计,以优秀的设计,可靠的质量,获得客户的信赖和赞誉,在业内留下良好的口碑,单位形象大大提高。这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七院经历50年的磨练,不断发展和进步,为铸造全国一流的军民融合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抓住机遇,求真务实,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不懈奋斗。七院明天更美好!

(作者:段震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