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绘成就 视觉志 影像录 深度谈 亲历者 文艺荟 炫体验
当前位置: 首页  >  航天文艺  >  散文 > 正文
从“蜗居”到“广厦”北山头不再荒芜——改革开放40年航天职工住所变迁有感
发布时间:2018-12-17

2015年的秋天,我和爱人分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01所北山新小区的一套大房子,直到喜迁新居的那天,激动的心情才颇为平静。从事基建工作20年,终于能够住上自己亲自建设的楼房,既欣喜骄傲,也不禁回忆起陪伴自己成长的北山头上的家……

40年岁月峥嵘,改革开放让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工的生活越来越好,从小平房到楼房,从租房到属于自己的住房,职工的住房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上世纪50年代末曾经荒芜的北山头,作为国内最早的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站,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的北山头上屹立起一座座漂亮的楼房和环境优美的小区,成为云岗航天城又一个美丽的标志。

“老楼”是101所北山头上最早的宿舍区,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共3栋楼。那个时候宿舍少,1个套间3间卧室分给了3户人家,卫生间、厨房大家共用,租金也很便宜。这里是我出生的地方,因为人口多,所以分到了一个带阳台的大间,这在当时就算是豪宅了,虽然只有十几平米。一个单位的职工都安排住在同一个单元里,大家彼此熟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每到饭点,单身职工就会端着碗到我家来吃饭,因为父亲会做饭,所以我家每到吃饭的时候往往是一天当中最热闹的。虽然当时的物质生活还不够丰富,经济也拮据,但是却给清淡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1976年在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后,老楼进行了抗震加固,我们全家搬到了临时搭建的抗震棚里度过了一段艰苦而快乐的时光。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职工的增加,所里除了在云岗地区与航天三院联合规划建设住宅楼外,又相继把中平房的公建改造成了宿舍,后来又在山梁两侧挖出平地,也就有了东沟、西沟的平房,一共17排。每套房子虽然使用面积仅有36平米,但是在九十年代单位按照老楼的价格卖给了职工,还办理了房本。上了小学,我们一家四口人搬到了东沟平房,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虽然它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在这里我们一住就是20多年。因为房子小,所里出钱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搭建了简易厨房,后来各家又找些碎砖头,职工之间互相帮忙盖起了棚子,当作储物间。各家小院子里种上几棵香椿树,搭起葡萄架,清水砖墙的房子顿时有了绿色的生机。

随着周围三院单位的发展,职工的居住环境已经不能符合云岗航天城的建设要求。九十年代开始,所里又陆续在医西小区、南宫小区、物资部小区开展新住宅楼建设,近六百户老职工改善了住房条件。随着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101所承担的科研任务逐年加重,技术力量和科研人员队伍也不断充实,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科研技术骨干及员工住房条件较差,无房户321户,未达标户860户,住房矛盾极为突出,员工反映强烈,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更好地解决无房户职工的住房问题,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为职工营造安居乐业的新居靓巢,成为了所党委所班子心系民愿的一项大事。从2008年开始,所里着手研究改造危房和老旧平房,规划新生活小区建设,职工听闻此消息,奔走相告:住新房子有盼头啦。

那时全所职工人均住房面积仅仅不到20平米,面对租房难、房价高,一大批青年骨干没有一个安稳的家。所班子决定在北山头拆平房、盖楼房,这一决策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支持。在北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舒适住房,是每个人都盼望实现的梦想。我有幸成为了这个改造项目的一名建设者、参与者,从建设用地的规划、设计、拆迁、建设到住房分配,我参与并见证了全过程,作为建设方在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那一刻起,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那是400多名职工的寄托和对新房的翘首企盼。

如今,北山头已不再荒芜,破损失修的平房已经不复存在,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粉刷一新的住宅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了云岗地区的新地标、新风景。三室两厅两卫的标准户型,解决了老中青三代人的住房大事,处处可以看到老人们幸福开心的笑容,年轻人守护着老人,牵领着孩子在小区散步的温馨画面。因为和北山头有着不舍的情结,我把小家也搬回到了这里,巧的是楼座的位置正是我以前小家的地方。

这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101所住房的变迁,作为一名航二代、一名见证者,我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福祉,深切地感受到两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追求,职工们享受着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着美好幸福的生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蜗居”到“广厦”,如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天天变为现实。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天,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航天梦而努力拼搏着。

(作者:杨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