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届任期内最后一次参加两会,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些航天代表委员们正关注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呢?本报记者进行了提前打探。
人大代表祝学军:
我比较关注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尤其是如何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我们社会现在对幼儿园、初高中等基础教育的资源分配问题比较重视,然而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例如,大学分布不合理、地域性差异等体现出的不公平现象还在进一步扩大,大学过于集中等问题日益突出,我准备就这些问题在两会上提出相关建议或议案。
人大代表谭永华: 科技创新是航天人心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目前,我正关注航天企业如何有效进行航天技术创新的问题。此外,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法也是我目前关注较多的事情。
对于即将来临的两会,我非常期待。我会继续履行好自己的代表职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力争给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5年任期答卷。
人大代表马国富:
两会这个平台非常好,有利于推动我国各项建设向前发展。本届两会,我高度关注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
目前,我正在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打击非法传销、如何治理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准备在两会召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和议案。
政协委员戚发轫:
我现在非常关心卫星应用问题。当前,我们并没有利用好已有的卫星资源,有自身技术不够先进的原因,还有对用户需求不太明确的原因,相关的体制机制也需要改革创新。今年准备了两个提案:一是成立国家航天博物馆。中国航天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航天成绩为载体,既可以用于科普教育,宣传航天知识;又可以传播文化,弘扬航天精神。美国、俄罗斯都有类似的航天博物馆,很有意义。二是在长江流域配备实用型飞艇,静止在一个范围活动,与天上的卫星组成一个观测网。因为长江是从西向东流,与我们的卫星轨道(南北走向)相交,所以光靠卫星不能对长江流域进行全方位的灾害监测,如果配上飞艇就好了。我也很关注民生问题。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大都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
政协委员包为民:
这次上会,我准备提交两个提案。一个是要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硅作坊”。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我国现在虽然是IT大国,但很多技术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只有拥有了自己的“硅作坊”,我们在经济、国防等领域才不会受制于人。
第二个是打造“高级蓝领”培养基地,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我们现在缺少足够的技能人才,以航天为例,“能设计出来,但制造不出来”的问题日益明显。
政协委员梁小虹:
今年,我会提交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我觉得这是以“航天”概念为依托、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欲、营造科教兴国良好氛围的一种方式。
我的提案中还会涉及先导型创新产业的推动以及实施和医疗改革方面的内容。我期待在我们航天委员几年的提案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能形成更多的、更有效的有关扶持科技发展的政策,使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能够落到实处。
政协委员王南华:
这一届“两会”,我最关心的依然是科技界的议题。我关注《人民日报》开设的议政广场栏目很久了,发现目前3万多条意见中,大家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时政、医改、三农等民生问题,老百姓还没有感知到科技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这是因为科技对经济的推动力还不够。作为科技界的政协委员,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尽量多提与科技相关的议题。
政协委员姜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方面的内容。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促进航天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密切关联。当然,在民生方面除了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医改、住房、交通等问题外。我还比较关注如何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关注并不多。我希望政府能通过委员的提案,建立激发航天高科技企业创新的长效机制;集中国家的优势资源搭建航天科技创新平台;出台相关政策,营造鼓励航天科技工业创新的环境;希望政府能加大对航天高科技出口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利于我国航天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陈立 杨蕾 李冠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