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两会聚焦 要闻速递 深度关注 提案议案 两会花絮 热议航天 两会民生 两会言论 现场图片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2012年两会科技界政协委员“支招”产学研有机结合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4日
  “说实话,我们国家‘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要想搞好,还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我觉得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日前,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讨论会上,戚发轫委员抛出的这句话,引来在场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众多委员就我国产学研如何更好地有机结合道出了心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表述:“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可如今,在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各自都有一肚子“苦水”。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经信委副主任胡树华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科研成果和产业化、科技和经济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那么,产学研有机结合究竟路在何方?

  核心问题出在利益链上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冯培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与某著名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公司合作申请国家科研课题,但该公司要求,课题到手后,所有技术成果都要归公司所有,不能传出去。

  冯培恩认为自己研究的是共性技术,应该广泛推广应用,但企业却想拥有自己的垄断技术。虽然觉得这样不合理,但冯培恩还是无可奈何。因为根据相关规定,我国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其他重大科研项目几乎都要求和企业一起合作申请。

  冯培恩无奈的同时,众多科技界的委员在讨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时,也都点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科研机构、高校都不安心做学术研究了,而是花精力抢工程项目、搞产品,总想通过一些“短、平、快”的工程项目与企业竞争,这样的现象值得警惕。

  这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其实已经存在很久了。“产学研结合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一条利益链。现在大家都挤在一起来竞争,核心的问题还是出在利益分配上。”戚发轫一语切中要害。

  戚发轫解释,在产学研联盟中,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企业想靠技术赚钱,科研机构想卖技术成果,高校想得到更多研究经费。如果一开始没有明确利益分配,会造成各方的定位和分工混乱,产学研就很难有机结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卢锡城也表示,科研机构和高校往往认为,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一旦被企业拿走,就没利益了;而企业也会说这些成果能不能派上用场还不清楚,不会随便给科研机构和高校提成。中国的文化又讲究自给自足,所以大家都“自己孵自己的蛋”,终究还是个利益问题。

  可向航天强国取经

  “我在产学研领域不是专家,但我想介绍一下美国航天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戚发轫抛砖引玉。

  他指出,NASA(美国宇航局)是政府机构,其下属的洛杉矶JPL实验室每年“出炉”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很多企业都与其合作,通过支付费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成果。与此同时,这些企业都要向美国政府缴纳相当数额的税款,国家转而向NASA提供财政支撑。“这样的一个利益循环就非常科学,各方利益都能得到兼顾。”

  据了解,NASA有两个非常知名的研究基地,一个是位于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主要负责载人航天研究;另一个是位于洛杉矶的JPL实验室,主要负责不载人太空探索计划。美国所有的太空无人探测研究几乎都在JPL完成,其前身是加州理工学院喷气动力研究所,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回国前就曾供职于那里。

  但是,NASA的这套做法或许在我国其他领域有实践的空间,而在我国军工领域却“水土不服”。依据我国目前的政策法规,对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心重点军工企业,将保持国有独资,对这些企业实施免税政策。

  为此,卢锡城呼吁在科研机构、高校方面实行一些体制机制改革。“科研机构、高校既然是吃国家饭,那么出的成果应该归国家,然后再健全利益分配机制。”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孙福全也撰文指出,我国的相关政策亟须对合作中的责、权、利界定清楚,以免为日后利益分配留下隐患;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也要有明确可操作的规定。

  卢锡城笑言,美国给科研机构、高校从业人员的待遇很高,而如果我们的科研人员待遇不是足够高,就容易打科研项目的“主意”,“边当教授、边做商人”。在国防科大任副校长期间,他就曾建议,“能不能也像美国高校那样实行‘封顶制’,一方面保证科研人员拥有不错的待遇,另一方面不管你拿到了多少课题项目,通过其转变而得的效益最多不能超过自己三个月的工资收入。”

  说到底,这套建议的中心内容,还是希望国家能强化政策法规对产学研合作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必要时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确保建立一套规范的、适应市场的产学研运行机制。

  不要让高校成果轻易“夭折”

  “当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也在探索新形势下如何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包为民委员表示,集团公司在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工程任务中,会遇到很多前沿性难题,但都会把这些问题提炼出来,和科研机构、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拿出足够的经费供其研究解决。

  除此之外,要搞好产学研,人才是关键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地球物理学家杨文采就指出:“高校要搞基础科学研究,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使其成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力。”

  “除了高校培养人才外,航天企业也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途径之一就是建立自己的研究生院。”李潜委员表示。为此,今年他也递交了有关提案。

  身为博士生导师的李潜指出,现在高校里一个导师通常带很多研究生甚至博士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却经常是“纸上谈兵”,而不是带着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这样容易导致产学研合作中出现一个问题:高校往往成果很多,却因为得不到实施就“夭折”在“襁褓”中。

  李潜举例说:“美国高校的导师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时间用于授课,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实践研究,很多课题来源于工程建设中暴露的现实问题,针对性强,学生也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产学研结合得非常好。”

  李潜希望航天企业也可以建立研究生院,直接为航天专业领域培养知识和技能人才。同时,隶属于高校的研究所的研究课题多从科研生产实际中选取,旨在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并涉及更深层次的基础科学问题。他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下苦功,是新形势下优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一个重要内容。(陈立)
打印 关闭窗口
京ICP备05069326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海淀区阜成路16号 邮编:100048
网站管理邮箱:casc@spacechina.com 网站运维电话:010-68767492 传真:010-68372291
网站维护:中国航天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