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就科技体制改革进行讨论。邵秉仁委员突然高声问道:“我不懂科技,但你们谁能告诉我,目前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我可以去向中央反映。”次日,笔者在电梯里遇见邵秉仁委员,问及此事,他却无奈地摇头:“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很难统一啊。”
社会学家孙立平早对此现象给出了判断——中国正处在利益博弈时代。两会开幕至今,政协各界别内都进行了多场讨论会,各种呼声见诸于媒体,可仔细听后,不少声音都让人觉得只是在“各诉自家苦”。
比如:教育界别呼吁国家继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而科技界别则诉苦“教育投入已经占GDP的4%了,而科技投入却少多了”;高校、科研院所认为企业拿走了他们的成果却没给予相应的回报,而企业却直指高校、科研院所搞工程、搞产品是“不务正业”……
由此看到,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容易,以至于委员们开讨论会都快变成了一场“诉苦会”。大家都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财力和资源支持。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下,大家恐怕很难在一些国家亟待解决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上达成共识。
不管怎么说,这些委员能发出这些声音,比起很多会议上套话、空话成篇好了不少。但若代表总是只为自身所处的利益集团发声,而忘了“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本职,这种政治姿态是否符合两会的要求呢?
“诉苦”声中固然有一部分是切中国家发展要害问题的,但却不能一味这样。老新闻人艾丰说过,“记者应该想总理想的事”,这句话对于所有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同样适合。作为代表委员,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民意,都寄托了广大民众的期待,不能只会“发牢骚、诉苦”,不要只盯着自己的两亩田“收成不好”,而要代表民众积极参与政治,推动各种问题的解决。一来要有务实的态度,二来要急国之所急,站得更高一点,去批评、建言、监督、落实问题解决方案。
曾有航天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我们是军工企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我们的很多装备产品拿到市场上,很难和外企、民企竞争。”的确,众多航天企业不能完全市场化,毕竟军民两业有别。在这种状况下,自然很难和那些民用领域的巨头企业“比富”,但也正是因为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点上有了共识,才能矢志不渝地推动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筑造安全基石。
通过这个例子,也希望我们的代表委员们,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时,以“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最根本的前提。这个前提,也是政府、民众的一致心声。(陈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