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是一副美好的画卷,荷就是一首诗,诗意的荷花在唐诗里绽放,风光无限,生机盎然。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又到了“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季节,一支新粉初含的红莲触动了我们的视觉和味觉。王维笔下清新的红莲和芬芳的花香,浸染出了如诗的美卷,每年初夏时节,这清新,这花香就宣泄而出,荷花来了。诗人王维就喜爱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里,坐在临湖亭中“当轩对尊酒”,欣赏“四面芙蓉开”。
荷犹如唐诗一样美丽,如诗般美丽的荷在宋词里依然傲然绽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周邦彦这样描绘荷花:“燎沉香,消溽暑。 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晨的阳光洒在荷叶上,晒干了隔夜的雨水珠。水面上,荷叶清净圆润。一朵朵荷花于晨风的拂动下,在鸟雀的呢喃中,在水面上舒展开来。荷,在宋代文学家的笔端,清新绽放。
荷在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笔下荷人同类,被赋予了生命。王昌龄在《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中,让荷与采莲的劳动人民一同绽放在唐诗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令人婉如看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在荷塘中,在唐诗中,荷与采莲少女的美丽自然地融为了一体。
荷花也是洁的象征,是至纯至美至善的化身,其风骨高洁,清傲无染。周敦颐在《爱莲说》里赞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古代圣人多以莲自居,以莲自勉。诗仙李白就自号“青莲居士”,他曾赋诗“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李白还曾借碧池芙蓉暗示自己的才高道洁,并希望将自己举荐给皇上。他在《古风?碧荷生幽泉》中写道:“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但愿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褪色。此诗属咏物诗,李白以此诗表达了自己积极用世的意愿。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诗中的荷接天莲叶,充满活力,韵味无穷。在那不经意的一瞬间,便感受到了“荷叶似云香不断”,感受到了“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从诗句中,我们不难想象出那浓墨重彩的荷花,在清澈的西湖中相扶映日的盛景。荷在唐诗宋词里绽放,仍然是那样的鲜活,生机勃发。
(作者:吴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