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诚三十年所仅见之纪录片,非惟足老饕意念,亦多人文关怀之表达,其画面之绝美必令摄影摄像之爱好者惊羡。
我无力抵抗美食和文化的诱惑,于一日晨起之后,将所有俗事一股脑地抛到九霄云外,找到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一集一集往下看。
那一道道美食带着中华文明的印记,横跨四季、穿越千年,以近乎完美的姿态呈现在眼前,抚慰着我的心灵。
这部纪录片中,有一对做年糕的宁波老人——顾阿公和顾阿婆。他们一直生活在乡间,耳濡目染时尚风潮,却依然固守旧时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他们平和淡定的目光,照亮我平静而发酵的记忆。
宁波人过年少不了年糕,上世纪70年代身处鄂西山区的我们,虽然生活清苦,但过年也是有滋有味儿。那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五以后,家里的炉子总是红红火火地燃着,放假在家的我们,总会把自己对过年的企盼藏在亲手参与制作的食物中:蒸馒头酿米酒、炒瓜子煮花生、炸面点烹鱼虾。
家的味道醉人!
腊月二十八九的时候,还要去几公里以外的县城,把一家人过年吃的几斤肉凭票买回来。皮熬成冻,好肉切成丝、切成片,剩下的剁成馅,一小半儿肉馅调出来,留到大年三十包饺子。余下的一大半则加盐加酱油加料酒,配上姜末、葱末、荸荠粒,做成四喜元子。那么一点点的肉馅,经过母亲之手调和,能做出6个直径两寸左右的大元子。
我们围绕在母亲身边,看她用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艺术地调和生活,让清贫中的年节溢满红火。
家的味道,饱含着绵绵亲情,父母也把对味道和世道的理解,悄然融入美食,在不断尝试中寻找着转化的灵感,调和我们寡淡的肠胃和世间厚重的人情。
买不到月饼的中秋,父母便带着我们自制月饼。
月饼的面分成两份,一份用水调和,要面的韧劲;一份用七分油三分水调和,取酥感。和好的面被揪成从大到小的剂子。馅的制作就地取材,京城桶装饼干若干、炒熟的芝麻若干、冰糖若干,将三者碾压成末,配青丝玫瑰、炼好的猪板油和匀,千万不要忘记放盐。因为,盐是百味之首,经盐调和之后的诸般味道,都能在舌尖上一一呈现。
把剂子擀成皮,由小及大,一层油皮一层水皮放上馅,包成包子,层与层之间都要放馅,小包子放在大一点儿的皮和馅的上面再包,十层八层地包下来,成了一个大包子,最外面一层必是水皮,烙出的月饼才完整。
把包子擀成饼,两面沾上水,放进盛着生芝麻的盘中沾满芝麻,再略擀一擀,放进饼铛,两面焦黄便可出锅。
亲情在家里、人情在邻里。月饼烙好后,我们必按着父母的吩咐用盘子盛了,一一送与邻里共享,回家时盘子里也必定装着邻里的情谊。
有人说,想家其实就是我们的胃在思念熟悉的美食。这话虽然说得有些俗,但家的味道、厨房的味道、食物的味道对游子而言,就是不可抗拒的诱惑,岁月愈久、诱惑愈深。
嗞油饼也是一款百吃不厌的食物。烙嗞油饼的面要和的软一点,醒面的时候,把猪板油切成石榴子大小的丁,加盐、香葱拌匀。取面,擀成饼坯,将拌好调料的猪板油均匀地撒在擀好的饼坯上,从一端卷起成筒,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再把两端收齐,擀成饼。
烙饼的铛子热了以后,也要下切成粒的猪板油,饼一下到铛子里“嗞嗞”作响,随着温度升高,里面的油往外跑,外面的油越来越多,葱油的香味直冲肺腑,不一会儿,一张外面焦黄、里面多层的嗞油饼就出炉了。
出炉后的嗞油饼要在案上切成一角一角的,便于食用。用筷子夹起,轻轻咬一口,酥酥脆脆,慢慢咀嚼,舌尖齿间溢满了滋味,回味无穷。
时间是最好的酵母,撩拨我们味蕾的不单是食物的味道、厨房的味道、家的味道,亦多亲人关怀。这些味道引领我们在时光流转中,探索生命红火的本真。
(李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