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一个清晨,我披一件棉袄走出家门,走出小区,天还真的冷。昏黄的路灯照着扫街人的身影,值夜的士的车灯照着黎明前的青雾,道旁堆着几堆儿残雪,白天流淌的脏水被风冻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冰面,折射着昏暗路灯的光芒。
沿街信步,不远处的曹家胡辣汤店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营生。离很远,就能听到鼓风机吹着火道的呼呼声,火烧得劲头十足,蓝火苗窜着锅底上下跳跃,一米多高的白铁大桶锅乘着火势咕嘟咕嘟滚动着牛骨熬就的热汤,凉丝丝的空气中飘来的香味儿越来越浓,越来越远,直飘逸到东方露出鱼肚白的地方。
我的故乡驻马店,是个豫南小城,往前追溯,也就二三百年的历史。这里,曾以盛产苎麻为名,名为苎麻村。又曾经是古驿道,在此歇脚的过路人多了,而成了驿站,后人把这块土地雅称为驿城。
近些年,有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为小城找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出处:大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豫州乃九州之中,离小城32公里的汝南(历史上曾为汝宁俯)乃豫州之中,故为天之中。
如今,没了苎麻,没了一骑红尘,没了驿站,依然有的是匆匆的过客,匆匆地来,匆匆地去。
我不知道我是这里的主人,还是这里的过客。如今,游走在这个小城的街间,感觉这城市既熟悉又陌生。几天前,我们爱的亦爱着我们的父亲辞世而去,昔日的家一下子空旷了许多,曾经拥满爱的心空旷了许多,内心涌动着似乎只有游子方能体会到的酸楚。
每次回驿城,总会自觉不自觉的要去喝上一碗这曹家的胡辣汤。
在驿城,曹家、马家、赵家的胡辣汤最为著名,三家也各把持着自己不同的风格。马家,是正宗的回回,镇守在地下道一带,卖汤的马家大叔,心宽体胖,一副典型的回回装束,盛汤的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胡——辣——汤!”的叫卖声也非常有特点。有一年,驿城拍宣传片,马大叔盛汤的动作和悠远的叫卖声是那个片子中非常生动的一幕。只是读中学的时候,与马家的一个闺女是同学,马同学常遭到同学的奚落,喝汤时生怕碰见,马家的胡辣汤我是很少问津。而交通路花园的赵家鸡肉胡辣汤尽管鲜香,因用的是品种肉鸡的肉,我总有一种邂逅艳丽女子结果是个妓女,或类似饮鸩止渴的排斥,日久,对赵家的胡辣汤也就失去了兴趣。我独青睐位于文明路和中华路交叉口旁边曹家的胡辣汤。
“曹运洪胡辣汤”是河南省食品博览会的“金牌小吃”。事实上,这个地方的曹家胡辣汤并非曹运洪家的祖传,也是类似时下的“加盟”或“连锁”,交了“入伙费”定期到曹家领密制料包。曹家胡辣汤的店老板是个清瘦的姑娘,我姑且称她为曹姑娘。家离这里不足五百米,全家是这里的常客。曾经,每天骑摩托车送孩子上学,两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加两块钱的包子,通常是我们爷俩儿的早餐。许是缘份,每次来,曹姑娘总是忙里偷闲寒暄几句:嫂子呢?大爷大娘呢?
后来,因工作原因离开了驿城。每次回驿城,有时睡个懒觉,老父亲早已穿上棉衣,戴着耳暖子,骑着三轮把胡辣汤用保温桶打回家。母亲总会捎回话,曹姑娘总要问起恁三口!汤未喝到口,满心装着的是故乡浓浓的乡情。
要说,曹家胡辣汤这道河南省的“金牌小吃”,绝非浪得虚名。其间,折射着“厚德载物”最具包容的中原文化特色。水,乃驿城上游三十多公里处的白云山山泉;汤,乃牛腿胫骨大火熬就。其主要配料有正阳的小白沙花生米,东乡的粉条儿,泌阳的牛肉,手工的面筋,加之海带丝、黄花菜、杏仁、木耳和本地小葱,林林总总,似花团锦簇。脆的是黄花菜、杏仁和木耳,面的是煮透的花生米,劲道的是面筋和牛肉丁,滑溜的是透亮的粉条儿,一碗浓浓的靓汤,透着实在,透着厚道。
曹家胡辣汤店,店铺不大,坐南望北,里外两个通间,门口卖票,一元五角一碗。负责盛汤的通常是个头戴白帽,留有山羊胡的回回老者,干净利落,透着人生的阅历和厚重。老者手中拿一把二尺来长的木勺,汤,盛得快,盛得准,一勺刚好一碗,童叟无欺,一视同仁。放下勺子,眨眼间,一个沾了小磨香油的小勺划过一条晶莹剃透的弧线,香油花迅速绽开在汤中,如朵朵睡莲,赏心悦目,情趣陡生。热汤催着油香,香而不腻,恰倒好处;油香辅佐着热汤,画龙点睛,相应生辉;随之,再淋一小勺正宗的山西老陈醋于汤中,胡椒辣、辣椒辣、生姜辣伴着肉香、葱香、花椒香和醋香,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一场“好戏”呈现在你的面前。未尝到口,早令你胃口大开。坐在小店里,来上一碗汤,冬天喝,能御寒;夏天喝,能排湿热;春秋天,望着街间的垂柳和行人,一边喝汤,一边赏景,自是一种怡然自得美的享受。仅喝汤也许难饱肚,这里的包子,有荠菜馅的,干菜馅儿的、韭菜鸡蛋馅的、牛肉粉条馅的以及油汪汪热腾腾的牛肉水煎包,更是透着醇美朴拙的气息。如果说胡辣汤是九天落户于豫南民间的娇娘,这里的包子似乎就是与之千古绝配的许仙,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实实在在,死心塌地,不乏想象,充满浪漫。
但凡来这里的,有开着“宝马”、“大奔”的达官显贵;也有蹬三轮、卷着裤腿儿的下里巴人;还有躲于小店的一隅,你往我碗里盛一勺,我往你碗里添一口,闹中取静,顷顷我我的小恋人。不依靠任何行政手段,能把三教九流聚集在一起的,曹家胡辣汤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童年时,家境苦,免不了有程咬金似的念想:老子若是当了皇帝,天天喝胡辣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驿城五六年的光景,时常惦记着这一口儿,喝过不同地域的胡辣汤,有的味同嚼蜡,有的类似温吞的糨糊,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与曹家胡辣汤能相提并论的。这感受,这滋味,这情感,也许只有驿城人自己知道。我的同事永敏大姐每次回驿城,均要用保温饭盒打上一桶驿城的胡辣汤,不远二百多公里为自己的宝贝闺女带回去。
逝者如斯夫。光阴,如同这曹家胡辣汤的小店,终日里,人们一拨拨的来,一拨拨的走。走了的,有再来的时候。
也不尽然,老父亲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就是曹家的胡辣汤和包子。只是病情的原因,老人水米难进,我们只能以“曹家在装修,不卖了!”而搪塞了老人。那天,在曹家小店,曹姑娘问起老爷子,我说:“老人喝不成胡辣汤了,走了有十多天了!”。
(作者:崔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