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反映中国千姿百态饮食文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着实火了一把。从东北豪放的炖菜到上海精致的小笼,从陕西淳朴的臊子面到广东细腻的馄饨面,无不透露着中国饮食的精髓。
我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工作7年了。这条短短的永定路是我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我爱这里的一切,尤其是这永定路上的美食。借着中秋、国庆小长假的机会,不妨梳理一二。
航天人自己的美食
说到航天人自己做的食品,那有几样在永定路地区可是数一数二的。比如职工第一食堂经久不衰的肘子,最近一段时间新增的自制点心,职工第二食堂薄皮大馅的馅饼,分量十足送米饭的砂锅,还有早几年天乐苑的兰州拉面和石锅拌饭,渝酷岛的钵钵鱼,那都是职工们最常点的食物。
一食堂的肘子那可是我们单位男同事们的“福利”,经常看到他们排队在窗口买肘子,一个人吃也要切上十来块钱的。人家说了,就是中午少吃点饭也得把肘子吃够,咱不差钱。呵呵,可见这肘子有多香。
别说是男同志,就连我们女孩子也喜欢那种口感,肘子肉炖得烂烂的,浇上陈醋,撒上葱花香菜,绝无油腻之感,入口即化,齿颊留香。每次我爸来北京看我第一件事就是让我给他来一个大肘子回去解解馋。
还有二食堂的砂锅,那是冬天里的一个“小暖炉”。砂锅的种类很多,既能满足肉食者对羊肉、牛肉、丸子砂锅的需求,也能满足素食者对三鲜砂锅的渴望。
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冬日,钻进二食堂里,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砂锅豆腐,真能从胃里透出一股暖意来呢。要是再来上个一咬一口肉馅的馅饼,那真是满足极了。
难怪旁边武警医院的医生护士对在二院工作的人羡慕的不得了,放着自己饭堂的饭不吃也要去二食堂买上一份砂锅呢。
永定路上的三秦风味
大概是同处北方,口味相近的缘故吧,永定路上的陕西风味尤其是面食着实不少,长峰宾馆的锅盔和扯面加上幼儿园门口的凉皮,我想二院很多职工都曾经品尝过。
这些来自故乡陕西的美食,七年来一直牵引着我的胃。据同事讲,早几年在航天长峰楼下还开有一家陕西馆子,据说那里的泡馍比较正宗,可在我还没来得及去“鉴定”的时候,它就歇业了。
不管怎样,当年我一想家的时候就会去长峰宾馆吃碗扯面,裤带宽窄的面条,火红的辣子,翠绿的葱花,用滚油一泼,“哗啦”一声,辣油与葱香夹裹在面条中淋漓尽致地蔓延开来,趁着热乎搅拌开,每一根面条上都裹满了油泼辣子,油光红辣,看上去就很有食欲,这时再咬上一口夹满了八宝辣子的锅盔,饼香与面香浑然一体,让人从味蕾到胃口都得到了最饱满的快感。
说到陕西美食,就不得不提姑娘们最爱的凉皮。实际上陕西凉皮是个统称,这里还要细分成米皮、面皮、擀面皮、热面皮、绿豆皮、醋粉等多个种类,但最基本的就属米皮和面皮两种。幼儿园门口永远大排长龙的凉皮摊就能品尝到这些。
陕西凉皮以大米粉或面粉为原料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火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吃时用近一米长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透香,回味无穷。
与幼儿园门口的凉皮相比较,陕西当地的凉皮是不放芝麻酱的,只是用盐、醋和辣椒调出好味道,而幼儿园门口的凉皮更像是西北回民喜爱的麻酱凉皮,厚重的芝麻酱香与爽脆的黄瓜丝相互搭配,为软糯的凉皮带去不同的口感,也是非常好吃,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甘愿排队半小时以上也要买碗回家。
离不开的好味道
如果细细的讲述永定路上的各种美食,我想一两万字恐怕也说不尽。加班时经常光顾的晋老乡刀削面、豫大碗烩面与桂林米粉;上班要迟到时最便捷的成都小吃油条和旁边小摊的烧饼鸡蛋;嘴馋时经常“下手”的天客隆的煎饼果子与鸡肉串、稻香村的点心、三元梅园的奶酪、地瓜坊的烤地瓜、久久鸭脖;同事朋友聚会时常想到的好伦哥自助餐、呷哺呷哺小火锅,当然,还有那个离永定路很近,让我们都欲罢不能的林静小吃里的麻辣烫与酸辣粉,都留下了二院职工的身影与回忆。
与其说我们喜欢与怀念的是那些美味的食物,不如说我们深深的留恋着这个我们工作生活的地方,永定路上的二院是我们共同的“家”,家里的每一样食物,我们没有理由不爱它。
因为,我们爱着这个家。
(作者:徐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