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周敦颐之《爱莲说》,道尽了莲之洁白无瑕,卓尔不群。而以莲喻廉,不仅声似,其意也一,可谓自然贴切,恰到好处。书中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是借莲喻志,表达一个人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不慕名利、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廉”的本义是指堂屋的侧边,因为侧边都是直角,看起来方方正正,就引申出方正、棱角和锋利的意思,用来喻人,就是说人的方正,再引申为品质上的正直不阿、不苟取,与“贪”相对。
“廉”是一种生活态度。正确的认识钱,养成勤俭的习惯,有目标地生活,是廉这一品德生长的最佳土壤。“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克制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静坐而常思己过,洞察自己的内心,保持方正高洁的人格,才能真正做到廉。
“廉”是一种内心修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所谓无欲则刚,当我们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方能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
爱“廉”的人,古往今来不乏名士,他们都能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载史册,受后人顶礼膜拜,对比同样留名史册、恶名昭著的贪官,真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春秋时有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一宝玉,十分贵重,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道:“您以宝玉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后有东汉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并以金十斤相赠,杨震严拒,王密说:“时已暮夜,无人知晓。”杨震正颜厉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大感惭愧,怏怏而去。更有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晋代名臣陶侃、晋代广州太守吴隐,皆有脍炙人口的廉洁事例流传至今。而至今日,亦有周恩来、朱镕基这样的真正将廉洁勤政、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落在实处的人,“圣人以其无所私而成其私,以其无所大而成其大”,心中装着人民、真正地为人民谋福祉,廉洁自律、勤政爱国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这样的荣华富贵,世人皆爱。而胸怀着高洁的莲花,勤政廉洁,不论贫贵,爱廉的人,才是“同予者”,才是能够坦坦荡荡生活、浩然正气存于心中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黄秀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