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航天科技集团感动航天十大人物评选 > 候选人物 > 正文

五院微波无源产品首席专家殷新社:新以笃吾志 器以强航天

    来源:中国航天网   发布时间:2019-01-03

星载微波无源技术曾经是受制于人需要依赖进口的技术,而在当前我国在轨应用的通信、导航、遥感、深空探测等各类卫星上,微波无源产品不仅全部采用国产产品,而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实现产品出口。五院产品首席专家殷新社以航天报国的使命担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敬业奉献的道德品质为星载微波无源技术铸造一流而矢志不渝。

“让中国的微波无源技术领跑国际航天,造福更多人。”这是殷新社最大的梦想。扎根航天科研生产一线30年来,殷新社潜心技术攻关,打破国外垄断,牢牢将关乎中国航天发展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他攻克国际性难题,使我国能够占据国际星载微波无源技术新的制高点。他亲身带动示范,带出了一支堪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典范的团队。他是建设航天强国路上当之无愧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从受制于人到国际一流——责任担当捍卫国家荣誉

多工器是星载微波无源技术的核心产品。以熟知的广播电视通信卫星为例,地面上有成千上万路信号及频道,最终都通过一个天线来收发,这就需要对信号进行合成。而多工器的作用就是将多路电视信号合成到一个通道上。所以,星载多工器无论从设计的复杂性还是从调试的难度上来说,都超出其他的卫星载荷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殷新社参加工作之初,多工器的研制几乎是作坊式的设计和加工,产品的调整甚至还用锉刀来锉。当时国内的多工器研制技术水平与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存在着近30年的差距。

当时,某型号卫星在研制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个9路的多工器,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该多工器的研制技术,型号总体最终决定从国外购买一个9路的多工器。然而,国外的宇航公司给出了200万美金的“天价”。面对受制于人的窘境,殷新社心里憋着一股劲,“国外技术专家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在历时数月的刻苦攻关下,终于解决了关键技术,在卫星上使用了“中国造”的多工器。

在星载微波无源技术领域,殷新社发现预失真技术不但可以使通信卫星上使用的多工器体积和重量减小60%以上,而且使卫星的通信性能得到大大的优化。殷新社大胆探索研究预失真技术,他从设计结构上改变了传统的多工器设计方案,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用自研软件完成了仿真设计,且一次研发成功。周期之短,效果之好,让同事不禁叹服。预失真输入多工器实现在轨应用后,不仅卫星体积大大减小,重量减轻了30公斤,而且卫星通信综合性能显著提升。该多工器使我国成为首个将预失真技术成功应用星上的国家。这项技术也为五院取得首个国际专利,并成为预失真技术国际新标准。

在我国首颗移动通信卫星双工器的研制任务中,“无源互调”问题成为横亘在殷新社面前的一个国际性难题。掌握这一技术的国际宇航公司无一例外地采取“不能讲、不能看、更不能卖”的态度。在长达一年多的技术攻关过程中,殷新社带领团队,进行了几百次试验,但是产品成品率始终在30%左右。年轻的设计师逐渐失去了信心。在关键时刻,殷新社说,“解决这个国际难题是设计师的职责所在,不解决,别人瞧不起我们”。他总结所有的试验数据,提出了新的双工器无源互调设计方案。采用新设计方案的所有正样产品一次通过无源互调试验,最终,成品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经过殷新社和团队10多年的努力,我国微波无源技术与国际上近30年的差距缩小为零,实现了从白手起家到国际一流的华丽转身,星载微波无源产品研制全部实现自主可控。在国际知名的宇航企业COMDEV公司举行的产品推介会上,其研发总监曾说“看了你们的产品,我感觉我们的产品无法在中国开拓市场,你们的技术水平是最高的。”

从“技术先锋”到“团队导师”

在研制任务中,殷新社扎下身子总想一口气干完,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常常忘记中午下班时间,等到肚子发出“警报”的时候才发现早已经过了饭点。为了不耽误下午的工作,他将手机的闹铃设置在中午的12:05,以便提醒自己下班。

在北斗二号三工器微放电问题解决过程中,殷新社带领大家卯足了劲要将问题解决,就连过年的时间大家都在试验室里讨论方案并进行反复调试。大年初一的中午,殷新社的家人将饺子送到单位门口,他取进来放在办公室以后刚准备吃,结果一个调试现场的电话又把他叫了过去,热气腾腾的饺子慢慢变凉。同事们连续几次催促他去吃,他总是说再等一会,就这样饺子热了几次,又都凉了,最终他也没有吃到那份过年的饺子。

作为研究生导师,殷新社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有一天,殷新社的学生跟着他一起调试一台产品,直到晚上10点多。在学生看来调试曲线已经很好了,真不知道老师还在调什么?在长久的调试后,殷新社说:“电性能指标已经是最优,达到极值了”。当时他不太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做到最优。直到后来老师的一席话才解开了他心中的疑惑。殷新社说,如果我们的产品做不到极致,是不可能和国外的产品去竞争的。

对于技术攻关,殷新社说“看似艰难的技术攻关,就像从枯井里挖水,当你挖出水的时候,那样的喜悦是别人没有办法想象的”。多年来,殷新社扎根航天、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所有人,带动了班组和设计师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

在工作中追求高效率的殷新社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国外在研制多工器的过程中使用设计和调试软件可以有效地提升研制效率,于是萌生了开发多工器设计和调试软件的想法,但外国人不会把核心技术白白送上。经多年的探索和不懈努力,由殷新社开发的软件完成了200台、600多个通道的多工器仿真设计,研制的产品成功应用于各类卫星和飞船。秉承“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理念,殷新社将设计中用到的所有文档、方法、模型打造成“质量金模板”,年轻的设计师必须按照模板执行,从而保证团队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而在殷新社的倡导下,班组在10年间坚持开展“华山论剑”技术创新交流活动。通过组内成员头脑风暴大比拼,激发各具特色的新点子,提升班组整体理论和技术水平。

在殷新社的带动下,微波无源多工器班组实现年产单机近千台,人均年产值超过千万元。在我国目前在轨应用的卫星中,有80%以上的卫星应用了微波无源产品,其中通信卫星实现了100%应用,而在轨应用的微波无源产品达到6000余套,并且实现了在轨零质量问题的突出成绩,这些都与殷新社息息相关。2014年,西安分院将微波无源多工器班组命名为殷新社班组。该班组也先后获得集团公司金牌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

矢志创新、追求完美,殷新社用责任和担当撑起了我国航天微波无源技术研究的一方天地。他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笃志为航天,成就国之利器,是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航天事业,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的掘进者和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