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记录等创新手段齐上阵、严把火箭总装质量关侧记
这是一枚“喜欢”拍照的火箭。6月16日,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喷薄上升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时候,殊不知,仅仅为了总装质量管控,它早已经被拍下了6000多张“特写”照片。
为确保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火箭总装厂——一院211厂在常规质量保障措施之外,对执行本次任务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火箭不带问题出厂,确保不在发射场出现问题。
多媒体“纠错”
在火箭总装车间采访的时候,一个女员工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站在水平放置的整流罩下的她,手里拿着图纸,走走停停,不时抬头查看整流罩,专注而又细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正在对照图纸对整流罩内部电缆铺设和仪器安装进行最后的检查。 火箭上的插口数量众多,同时存在位置相邻、形状相似、互相都能接上的现象,而且插口规格众多,有圆形、矩形还有卡簧插口,一不留神就会插错或碰伤插头插座。总装车间将这些作为易错项目梳理出来,为操作者专门制作了易错项目表,在质量控制卡上盖上易错项目章,提醒他们特别注意。
尽管如此,操作人员难免有疲劳的时候,多媒体技术就成为总装质量管控的一大法宝。
据了解,多媒体记录现在已经贯穿火箭总装始终,从火箭部件入厂验收、配套总装到出厂,“只要有人操作的环节”都会进行拍摄。因此,改进型长二F火箭在总装过程就留下了6000多张照片。
总装事业部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评价为“不完全依赖人的记忆”、“可以追溯”。以前火箭运送至发射场后一般就不可能再对产品实物状态进行复查,现在,检验人员面对电脑就可以对总装过程进行反复核查,确保万无一失。
力矩扳手“数字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拧火箭螺丝时要靠老师傅们的手感,尽管统计数据表明,他们的“手感”与工艺人员给出的数值不相上下,但是“总感觉不太保险”。
现在,每一名火箭的总装员工手上都有一把数字力矩扳手。在拧螺丝的时候,总装员工只需读取力矩扳手上的数字即可,然后将这个数字记录到专门的表格中。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在改进型长二F火箭上足足要做近1万次,记录数据的表格叠起来像座小山。
据了解,进行力矩量化成为改进型长二F火箭质量管控中的一条重要措施。总装执行本次任务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时,需要拧紧和测量力矩的连接处比发射“神舟八号”的火箭增加了9009处。
这样用数字“说话”的事情还发生在包带上。
包带就像火箭身上的一条“腰带”,连接着飞船与火箭,它既要箍得紧,关键时刻又要分得开。总装事业部主任李德成介绍,“系”包带需要两个人在不同位置喊着“1、2、3”口号,同时使出一样大的力量,但这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能的,并且,以前“系”包带用的是千斤顶,每次安装前还要找地方检查千斤顶,有时候还没“系紧”,千斤顶就加不上力了。
现在,211厂研发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加力装置。加力的时候,贴在包带上的应变片将会把加力数值传送到计算机上,操作人员直接根据数据变化调整力道即可。
做“无用功”的螺钉
你也许无法想象火箭上的合格螺丝钉是如何筛选的:将一个螺钉在一个螺纹孔内插入,再拔出来插到另一个孔内,尺寸合适,最后才能将这个螺钉拆下来妥善保存。这一套程序不是在做无用功,这是火箭总装人员在进行提前试装,以确保到发射场安装时接口尺寸合适。
在改进型长二F火箭总装过程中,由于受场地与外协限制,有些零部件只能到发射场才能安装。例如,火箭的逃逸塔是由四院生产的,按惯例逃逸塔要到发射场后才能和火箭第一次见面,万一安装的时候逃逸塔和火箭因为螺孔之间的细微误差不能连接上怎么办?
对此,211厂和四院负责逃逸塔生产单位复制了同一个连接孔钻模,保证双方都能够按照同一规格打孔。并且,双方每年还要对连接孔钻模进行鉴定,保证所打的孔都在有效范围以内。正是通过这些手段,保证了那些见不了面的设备能够在发射场顺利安装上。(陈龙 吴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