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手控对接捕获后,对接机构校正、拉回并锁紧的画面
6月24日12点55分,在航天员刘旺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太空再次对接,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交会对接系统表现完美,为我国空间站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11点12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分离,飞船自动撤离至距天宫一号400米处。随后,神舟九号逐渐接近天宫一号,至140米停泊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
坐在神舟九号中间座椅的刘旺操作平移和姿态手柄,控制飞船向天宫一号缓缓接近。景海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图像,辅助发送指令。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显示,刘旺双手轻握手柄,稳稳地驾驶着飞船,徐徐前行。参考坐标渐渐与天宫一号上的十字靶标靠近、靠近、再靠近……
12点48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接触,经捕获、缓冲校正、拉回和锁紧,于12点55分紧紧连成组合体。大厅内紧张的气氛如银瓶乍破,潮水般的掌声瞬间响起。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说,此次载人交会对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对接技术。2020年,中国将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站,掌握这一技术是必须跨越的科技高峰。
在1992年工程立项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三步走”计划。而此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以不同对接方式向在轨飞行器输送人员和物资的能力。
1966年3月,美国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手动交会对接。1967年10月,苏联进行了世界上首次自动交会对接。至今,全世界已进行交会对接活动300多次,发生故障17次,故障率超过8%,交会对接因此被称为航天安全的“鬼门关”。
要让两个8吨重的飞行器以每秒7.8千米的速度对接,误差不超过18厘米,难度犹如太空“穿针”。为了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研制对接机构的航天科技人员历经16年攻关;为了平稳、精准地实现手控对接,刘旺进行了1500多次训练。
“这是一个充满期待、喜悦的时刻,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个新起点。”航天英雄杨利伟这样评价道。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活动到出舱行走、从自动对接到手控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来,让世人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中国航天迈出的坚实步伐。
在这一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再创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科技工作者将梦想照进现实。(黄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