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任务进展 深度报道 任务图集 专题视频 航天人物 社会责任 社会关注 科普解读 任务全记录 在线访谈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 任务进展
马兴瑞:载人航天书新篇 不负使命攀高峰
来源 : 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30日

--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2011年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殷切勉励全体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话语,至今还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倍感鼓舞。

  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此次任务的指挥者之一,马兴瑞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总书记勉励我们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全面胜利,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如今,我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今年也恰逢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航天人在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篇章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刻,马兴瑞满怀激情地表示:“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为我国今后建造载人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中国航天的未来还会更美好。”

  昂首通过“神九”大考

  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至为关键。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龙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承担了神舟九号飞船、改进型长二F火箭、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制重任,马兴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此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2020年前后,中国将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是必须跨越的科技高峰。”马兴瑞指出。事实证明,三大核心关键系统表现完美,为航天员架起了一道道安全的“天梯”,为我国未来空间站建设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

  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难度极大,此前美俄等航天强国在实施该类任务时都有过失败经历。但神九发射之前,马兴瑞曾说:“承担这次任务对我们来说是无上的光荣,虽然责任和压力巨大,但我还是充满必胜的信心。”

  航天工程庞大复杂,风险概率很高。每一次航天工程任务的成功,外人看到的只是航天人身上的光环,却很难感受到航天人在一场“大考”中所背负的巨大责任和压力。虽然历经无数次的锤炼,马兴瑞并不认为自己的神经比普通人更坚韧,他坦言自己的信心来源于对中国航天雄厚实力的信任。

  “重任在肩,我们扛得起。因为我们在载人航天领域有扎实的‘底子’,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人才队伍都让人放心。我们对任何风险都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在产品质量管理中坚持‘零缺陷’理念,把能想到的风险和难题都在地面试验中一一化解掉,确保万无一失。”

  在世界航天“竞技场”,没有捷径可走,每一个技术跨越的背后都需要超常的付出。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活动到出舱活动、从自动对接到手控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来,中国航天坚实的前进步伐,让国人自豪,让世人瞩目。

  “载人航天是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展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回首20年风雨路,马兴瑞感触颇深地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0年来不仅硕果累累,而且培养造就了一支年轻又富有朝气的人才队伍。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天宫一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研制团队和交会对接任务飞控试验队的平均年龄也不过30多岁……这让外国同行艳羡不已,连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都曾由衷地感慨: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不仅是取得了像载人航天工程这样的巨大成就,还在于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

  目前,集团公司的人才队伍堪称“豪华”,共有两院院士33名、100多名国家级专家、近3000名博士、2万多名硕士,他们身上都凝聚着矢志不渝的创新和奋斗精神。在马兴瑞眼中,这支人才队伍将成为推动中国航天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航天技术服务万家

  神九飞天举世瞩目,牵动国人心弦。而看似“高高在上”的航天技术,实则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次任务中,我们的三大核心关键系统集成了中国尖端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都是技术创新成果的结晶,是牢牢掌握尖端技术主动权的标志。”马兴瑞表示,中国航天经过50多年的发展,积累和沉淀了一批核心技术,这些技术不仅体现在载人航天工程中,还辐射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造福国家,反哺民众。

  例如,由集团公司研制的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宝贵数据,为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我国南海的很多渔民在渔船上装载了北斗海洋渔业船载信息终端后,可在茫茫大海中定位导航,与家人或相邻渔船保持短信联系,获取各种信息,便于他们更安全地驶向深海大洋;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上仅电子元器件就有2000多个品种、上万个规格,由分布在全国300多个生产厂家和研究机构研制生产,形成的产业效益可想而知……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10年航天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2616亿美元,比2008年度增长了7%。的确,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近年来的1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民用航天产值已占据航天总产值的半壁江山。”马兴瑞介绍说,“但是,我们也深知,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卫星应用领域还存在不足。为了推动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集团公司将在加快天基基础设施建设和地面网络终端设备制造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运营服务为主的卫星应用产业,使航天科技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在集团公司的发展蓝图中,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这两驾“马车”会越跑越快。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方面,集团公司将利用航天的技术、人才、管理、制造等资源和能力优势,实现产业化发展,并形成若干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主业突出的大型企业和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强市场化运作;在航天服务业方面,将以现有资源为基础,推动航天服务业走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集团公司从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

  胸怀大志放眼国际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过,“太空能够帮我们解决很多在地球上无法解决的难题,甚至它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如今,和平利用太空已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永恒主题。马兴瑞说,我国发展航天事业始终坚持和平利用太空、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原则,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将大力推进国际航天合作,致力于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放眼国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主线,推进理念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知识产权和标准国际化,统筹谋划境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好境内外两种资源,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空间,扩大航天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全面推进集团公司各项业务的国际化发展。

  按照规划,集团公司2015年境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将提高到13%,与2010年相比将翻一番;2015年出口成交额将达50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将翻两番。可以预见,集团公司未来几年将迎来中国航天事业国际化发展的腾飞期。

  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二代导航卫星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集团公司承担的这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正在带动航天科技蓬勃发展,这为集团公司推动我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载体。

  胸怀航天强国之志,放眼对标国际一流。马兴瑞认为,只有时刻保持紧迫感,缩小与国际一流航天企业的差距,集团公司才能在国际航天版图上占据新的制高点。

  马兴瑞眼中的国际一流航天企业包括美国的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及欧洲航空航天防务公司等。目前,集团公司拥有8家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和10多家专业公司、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等,但与国际一流航天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要跻身国际一流梯队,集团公司需要加快改革发展建设的步伐,重点在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能力结构布局、经营管理机制、产业发展能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寻求突破。

  仰望苍穹,星光璀璨。今天,中国航天人已经搭起了通往空间站的“天梯”;明天,还将在世界航天的版图上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陈立)

  
【打印】 【关闭】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