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瞬间 任务进展 深度报道 任务图集 专题视频 航天人物 社会责任 社会关注 科普解读 任务全记录 在线访谈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 深度报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神舟九号任务发射试验队酒泉一线风采录
来源 : 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17日

  对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备战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人来说,从6月份开始,决战时刻离他们越来越近了。时间在滴答滴答声中飞逝,一项举世瞩目的浩大载人航天工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发射场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无异于为3位搭乘神九的航天员搭建着一级级通向太空的坚实天梯。

  从6月2日记者抵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射试验队的酒泉驻地到现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与试验队朝夕相处,深切地感受到了航天人凝神聚力,“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的浓厚氛围。




特级技师马利在为整流罩安装栅格翼


  严慎细实 与毫米级间隙较劲

  6月3日,神舟九号飞船扣罩,不久后,飞船将在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呵护”下飞天。虽然船罩成功合体,但后续依然有很多细化工作,透过这些工作,试验队员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可见一斑。

  打开火箭整流罩上约半米见方大小的小舱门,背着身子躺进去,手抓紧舱壁,只留双脚踩在罩外的梯子上。人虽然是“躺”在整流罩内,但背部并没有可以倚靠的地方,只有头部可以寻求一个支点。

  6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九号飞船加注现场,一批航天操作人员以这样的姿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天要完成的是对火箭整流罩的下支撑机构进行调整。“别看工作量不大,但这可是个细活儿,很费时间。”火箭发射试验队调度陈棣告诉记者。

  据火箭整流罩结构副主任设计师季宝峰介绍,整流罩内有三个下支撑机构,一旦需要逃逸,整流罩上的下支撑机构会牢牢“抓紧”飞船,防止其剧烈摆动。按照工艺要求,下支撑机构曲梁前、后接头处的左右两侧间隙约为1毫米,两侧间隙必须均匀。工艺员雷义指着文件说,这就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地进行调整,操作必须非常小心。

  6名操作人员都来自一院211厂总装事业部的金牌班组,他们带着工具乘升降车来到约5米高的环形工作台上进行操作。由于操作姿势“不舒坦”,光线又不好,所以总是听到有人伴着粗粗的喘气声自言自语:“不行,还得再来。”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大家反复地与毫米级的细微间隙较劲。大厅里恒温16度,湿度一直保持在50%多。但活儿没干多久,大家的衣衫就被汗水打湿了。

  戴着头灯的国家特级技师马利,在漆黑的整流罩内近乎悬空地“躺”了几个小时后,率先完成了工作。终于可以舒坦地直起腰板的他,依然没闲着,又马上去另外两组帮忙。外行看似简单的工作,他们却从早上开始一直干到晚上8点才完成,回去只能吃上“最后的晚餐”。



现场工作人员仔细查看装配细节


  精益求精 火箭不起飞双想不停止

  火箭不起飞,双想不停止。“我们必须精益求精,不仅要确保火箭发射圆满成功,还要保证过程完美。”在向上级单位汇报火箭工作情况时,火箭总指挥刘宇的表态铿锵有力。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向记者透露,这发火箭通过3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还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的充分性、覆盖性,量化了装配工艺控制。其中,为确保航天员安全,深入开展了逃逸故检半实物仿真试验,共计完成了79种状态仿真。

  6月7日,船罩组合体与火箭二级箭体成功进行对接,逃逸塔也被安全地“戴”在了改进型长二F火箭的“头顶”。工作现场,工人们各式各样的力矩扳手五花八门,操作人员不停地调整、更换扳手。

  刘宇介绍说:“发射神九的火箭进一步开展了拧紧力矩和防松措施的落实工作,有力矩要求或进行了力矩复测的紧固件占全箭紧固件总数的60%多,有防松措施的紧固件占99.6%。”谈到这个问题,工艺员雷义举例说:“通过我申请的新增力矩扳手和螺丝刀就有50把。”

  负责在3位航天员进入飞船后关闭火箭舱门的王金山,对载人的高标准深有体会。在操作支撑机构调整和栅格翼安装等工作时,他累得够呛。因为他深知这些部件在火箭启动逃逸模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格外用心。

  改进型长二F火箭于5月9日进入发射场后,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5次总检查测试,技术状态一切正常。



发射前紧张测试


  技艺精湛 保节点更要保成功

  神九之所以能够按预定窗口时间顺利发射,背后还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发射场备战神九任务的一天,随着飞船推进舱安全吊装至总装测试平台,八院承担的飞船总装与恢复阶段工作即将完成,但舱内某设备突然出现异常,急需更换,这把试验队员“吓”得不轻。“当时就像等待‘判刑’一样。”负责推进舱总装工作的“90后”试验队员葛佳俊至今还心有余悸。

  按照常规操作流程,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把舱内多个设备、部件先拆掉,再换个新设备,一拆一装和相应的恢复测试时间算起来起码需要几个月,如果那样,神九发射很可能被推迟。

  八院试验队在凌晨4点半召开了紧急会议,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拆装方案。负责执行设备更换任务的149厂“老航天”沈蔚松临危受命,在上海演练了一次后,立即赶到发射场。但这位工作了近30年的高级技师最初也颇为忐忑。

  由于在舱内要避免触碰电缆和精密仪器,几乎就不能动弹了。操作过程中,沈蔚松的双腿只能跪在直径15毫米的一根杆子上,前胸和后背都被部件顶着,只剩下一头一手能勉强进入狭小的操作空间内。“人直不起来,也趴不下去,就是那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作为沈蔚松的徒弟,葛佳俊说:“要在那么狭小的空间里拆换设备,真替师傅捏了一把汗。”

  师徒两人从早上9点开始工作,中途出舱休息时,葛佳俊的衣服已全部湿透,而老沈头戴的帽子都能拧出水来。舱外,试验队领导和队员们揪着心在等待;舱内,老沈一步一步在向成功“靠近”。

  虽然事先已经戴上厚厚的护膝,但老沈在上海演练时已经受伤的膝盖还是加深了一道血印。终于,老沈慢慢从舱内出来,大家长松一口气。加电检查,新设备工作正常;检漏检查,所有数据符合设计要求。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成功地完成了。

  用精湛的技艺和不屈的精神啃下横在成功前面的“硬骨头”,这就是航天人。神舟飞船、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指挥长叶勋说:“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队伍,我相信我们的团队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完成好任务。”



船罩组合体与火箭对接


  紧张备战 确保航天员安全舒适

    神舟九号飞船比火箭提前一个月进入发射场,但飞船发射试验队队员身上的任务并不轻,每天都很繁忙。“有时候,午饭送到工作现场,吃饭的时间只有20分钟,队员还要分成两批用餐。”神舟九号飞船总指挥何宇介绍,“试验队员们从一开始就进入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

    这艘飞船是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测试工作转型以来的第一艘发射任务型号,负责综合测试的试验队员们不仅承担着大部分地面测试设备的相关工作,还承担着4个分系统的测试工作,因此神舟九号飞船综合测试试验队员所承担的工作量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综合测试试验队员也是本次任务中最年轻的队伍之一,平均年龄只有28岁。进场50多天来,他们一天也没有休息。测试闲暇时,大家对测试结果再次复核、细化,确保测试结果正确。

  6月10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区电测工作顺利展开。当天上午10点14分,整船开始加电,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区的电测工作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试,各项数据显示正常。“此后,我们对整船功能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结果表明设备状态正常。”飞船副总设计师李卫介绍。

  然而就在飞船进行电测的前几天,航天员的“替身”任长伟却心急如焚。由于之前连续熬夜加班,身为飞船工程师的他突然发起了高烧,连打了三天的点滴。这位第一次到发射场的吉林小伙儿至今还略显愧疚:“我这岗位挺重要的,要不是有其他飞船工程师在,还真怕耽误事。”

  据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总体室主任郝平介绍,此次神九任务中共有3名飞船工程师,分别负责系统总体、电总体和机械总体。在飞船的研制过程中,他们负责进舱检验设计是否合理,帮助完善各项设计;飞船测试过程中,他们则代替航天员进舱进行各项操作。凡是航天员要做的,飞船工程师们都要做。

  任长伟说自己干的是一个“保命”的活儿,要对飞船内700多台设备、上千根电缆以及管路如何装配、连接了如指掌。穿上特殊的工作服、戴上专用的帽子和口罩、还要给眼镜系个束缚带……这些都是飞船工程师每次进舱前必做的。在发射场,飞船工程师每次进舱都要待很久,长的时候达5个小时。由于船舱是密封的,在测控时期,人待久了会导致脑缺氧。

  6月16日,神九发射前几个小时,飞船工程师们最后一次进船舱确认状态,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之后,他们郑重填写了一张舱内状态确认单,这之后,三位航天员方可进入飞船。确认单的背后,凝结了火箭、飞船系统所有参研参试人员的心血,承载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有干部职工对航天员飞天的美好祝愿。

  发射前几天,无论是火箭系统还是飞船系统,都进入了“一级备战”状态。在发射场举行的全系统发射演练和全区合练中,产品各项技术状态正常。但航天人并没有“高枕无忧”,两大系统依然在不断完善各种预案和准备工作,环环相扣、紧张有序。即使到了凌晨两三点,神舟宾馆的工作机房里依然灯火通明。

  “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对载人航天工程全体人员的嘱咐,也是试验队员们在戈壁深处时刻牢记的一句话。如今,3位航天员已乘舟飞天,广大试验队员们还将继续奋战,等待太空传回成功的喜讯。(陈立)
  
【打印】 【关闭】
制作单位:中国航天报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8号  邮编: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