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神九任务的联合飞控试验队工作生活写真
编前语:6月16日晚间,当承载全国人民祝福与期盼的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对飞船、目标飞行器和3位航天员的“呵护重任”,就落到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肩膀上。
十几天24小时不间断地值班、飞船载人带来的重大考验……执行此次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飞控试验队,在这段时间里殚精竭虑,精心监测神九、天宫和3位航天员的一举一动。尽管离家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但是自5月7日进驻以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坚守岗位,尽职履责——他们深知,唯有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让航天员的安全尽在掌控之中。本版将带您一起走进飞控试验队的工作和生活,感受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拼搏与信念。
墙壁上挂着上级领导对这次任务提出的工程目标,提醒着队员们时刻绷紧思想这根弦。 飞控试验队员们就是通过大屏幕上的各种参数和数据,密切注视着航天员在天上的工作与生活。 队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盯着大屏幕判读各项参数。
6月21日凌晨两点多,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此刻,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联合飞控试验队调度员连宇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一楼东侧的办公室——2105房。
房间里,4张藏青色的气垫床已被一字排开。他将白色的工作服脱下,盖在身上,然后躺倒在软软的气垫床上,不久便进入了梦乡。
1个小时后,放在身边的手机闹铃响了,连宇马上从气垫床上爬起来,套上工作服,走出房间,回到二楼的岗位上继续值班。
从20日早上8点到21日早上8点,正值连宇值班,之后他可以休息24小时。值班期间,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组合体多次飞出测控区域,根据计划任务,他合理安排好工作人员后,便能在最疲乏的午夜时分挤出1个小时来休息一会儿。
飞控试验队中的芦杰大姐介绍,早在6月15日,这4张床就被摆进来了。有的队员上夜班非常累,“这时候,这几张床就派上用场了。”她说。
据介绍,这4张床中的3张曾经参加过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也算是航天事业中的一员‘功臣’了。”芦杰风趣地说。
老专家们的保驾护航,让年轻的队员们心里更有把握。
在去年发射神舟八号飞船之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测控通信系统的软件硬件进行了全面更新,并首次使用第二代飞控软件。
那次,连宇也担任飞控试验队调度一职。经过那次锻炼后,今年,他对第二代飞控软件更为熟练,与其他单位的合作也更默契,交流起来也更加协调。这为今年顺利开展工作创造了便利条件。
看到飞船在天上表现优异,天宫一号、神舟九号总师张柏楠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由于此次任务有3名航天员参与、设计了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环节、在太空长时间飞行,所以,飞控试验队员需要更严密地监测载人环境,时刻掌握组合体工况数据。当前,飞控试验队处于24小时值班状态。在全队40多个岗位中,有的岗位需24小时在岗,有的需12小时值班,队员们的辛苦程度自不必言说。
而队员们将这份辛苦付诸“笑谈中”。6月21日晚上9点多,联合飞控试验队队长金勇休息时与八院的几位队员闲聊,说起即将在端午节小长假加班的事情,笑着说:“我们马晓兵说了,加班不叫加班,叫上班;下班不叫下班,叫离岗。”精当的总结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即使在走廊上擦肩而过,大家也不忘利用分分秒秒在一起讨论技术细节。
马晓兵在“神九”任务中担任总师助理。在飞控大厅,记者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不是站在值班队员们的身后,就是站在天宫一号、神舟九号总设计师张柏楠的身旁,或密切关注电脑屏幕上频频跳动的数据,或与大家低声讨论问题,神情总是很专注。
有一天晚餐后,马晓兵于记者先出餐厅走在前面,当记者想快步追赶他时,他却脚底生风,大步流星地赶往飞控大厅,犹如小说《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腿上栓了两个“甲马”,平时自认为步履轻快的记者也“望尘莫及”。
“不打疲劳战。”针对此次任务,上级领导曾经提出这样的要求。所以,试验队也在一些方面尽量给队员们创造便利条件。
气垫床上的短暂小憩——成为飞控大厅里让人难以忘怀的一景。
在试验队员工作的指控大厅旁边,有一个20平方米大小的休息吧,队员们可以在此打水、休息、冲一杯速溶咖啡或者进卫生间洗把脸,清醒一下。
在队员们工作的数据处理中心,进门左手边的台子上,几个装着金银花、菊花、冬麦、山楂和枸杞的饮料瓶子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队员王国军说,熬夜加班容易上火,用这些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中药材泡水喝对身体有好处。
食堂里精心搭配的饭菜,能够让队员们在大快朵颐的同时,享受难得的轻松一刻。
目前,飞控试验队员们的三餐都在附近的航天协作楼解决,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出门后,步行5分钟左右,便到了用餐点。
一进餐厅,右手边一块写着“五院试验队今日午餐用餐菜谱”的纸牌子跃入眼帘,凉菜、热菜和主食共15种菜品、食品分列在其中,花样繁多。为了方便队员们换班后来用餐,餐厅开放时间在2个小时左右,晚上9点至11点还提供一些夜宵。
据了解,队员们一周七天、每日中晚两餐的菜谱都不重样。而这份菜谱出自于五院大厨们之手。为了给队员们做好后勤服务,大厨们充分借鉴了在酒泉、西昌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开展服务保障的经验,汇总了一份花样繁多的菜谱。
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静静地放着各种降火茶,它们陪伴着试验队员们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职业生涯中经历过能在我国航天史留名的任务,很光荣、很骄傲,我们一定尽全力确保完成任务目标,确保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连宇说。
21日晚上9点半,当记者离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时,连宇等一帮可以休息的试验队员还坚守在岗位。“我再待一会儿就走。”他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对记者说。
碰头会结束后,一名队员急匆匆回到岗位。航天员在天上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
随后,记者走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打车回家了。行驶在北五环的高速路上,广播里突然传来动人的歌声:“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中国航天人,为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不正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么?(黄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