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队·攻关 >地球上千万分之一概率的幸运落到我们头上——嫦娥四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现场工作见闻

地球上千万分之一概率的幸运落到我们头上——嫦娥四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现场工作见闻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8-12-09

12月8日2时23分,大屏幕上出现了长三乙火箭喷出的明亮尾焰。这型中国航天历史上的功勋火箭,带着一个全新的使命再访太空。中国把第一个要前往月球背面开展科学探测任务的航天器“嫦娥四号”送入太空。京城北郊的航天城,最低温度已是零下10度,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里灯火通明……

“如果把天安门到上海外滩的距离看作地球到火星的距离,那么天安门到王府井的距离就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你在王府井旁边住了一辈子,还不知道王府井背面是什么样子,遗憾不遗憾?”

为中国探月工程耗费了一辈子心血的叶培建院士讲出这番话时,一批年轻航天人被激励得热血沸腾。

12月7日下午2点,杨建中躺在床上。他把睡眠时间提前了好几个小时,因为他要赶在凌晨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执行一项前无古人的任务——中国人要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往月球,开启全人类航天器月背着陆的先河。杨建中负责研制探测器的三条“腿”。在整个探测器上,这三条“腿”将代表全人类最先与月球背部来个亲密接触。

下午6点34分,苏若曦来到食堂,打算在任务来临前最后饱餐一顿。他打了两个菜和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想了想,又加了一勺酱油炒饭。“要一直忙到东方破晓,必须保持足够的体力。”他说,今晚大小事项的安排调度由他负责,这项工作没有停歇,就像刚才,一只脚踏上食堂楼梯,忽然来个电话,吃饭时间又推迟了20分钟。

晚上10点,孙骥“上岗”。他已提前进入状态,脸正对着电脑显示屏,抬起头来,眼前是一块更大的显示屏,两个屏幕上纵横交错着外行人难懂的密密麻麻的数据。为了这项任务,他和同事在半年前把一颗名为“鹊桥”的中继卫星送上天,早早地为今晚即将开启的“大戏”做足了铺垫。

在庞大的嫦娥四号任务中,无数个团队协同作战,杨建中、苏若曦和孙骥同属于其中一个团队——嫦娥四号探测器飞控试验队。试验队成员主要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在这个夜晚,他们聚集在灯火通明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开始执行嫦娥四号飞行控制任务。

飞控试验队在今年10月25日正式组建,组建之后便开始开展工作,正式任务开始前,他们把所有能想到的预案工作都做到了极致。

这夜开始,试验队100多名成员启动三班倒的工作模式。有人在这里熬夜,其他人则睡在不远处——或在自己家,或干脆住到附近的协作楼,目的只有一个:在任何突发状况下,保证人员及时到岗。

“精确变轨、畅通中继、安全着陆、可靠分离、稳健巡视、有效探测、长期生存”,飞控中心的大厅里贴着这样的条幅。10点30分,飞控试验队召开发射前最后一次班前会。“不要慌,稳扎稳打。”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飞控试验队总师孙泽洲给队员们打气。

深夜,京城北郊的航天城,最低温度已是零下10度。接近零点时分,飞控中心来了20多位老专家。以叶培建、杨孟飞、徐福祥为代表的探月工程元老们,心里放不下这项事业。

“国家需要,我们就来。年轻人说我们在他们就安心,我们觉着只有来这里我们才安心。”这个夜晚,70多岁的叶培建穿梭在几个飞控厅,闲不下来。

在叶培建看来,参与嫦娥四号任务的人都是地球上的幸运儿。他算了算,参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研制的核心人员加起来,比例可以占到地球总人数的一千万分之一,“我们即将靠着自己的智慧把人类活动范围第一次拓展到了月球背面,这就相当于地球上千万分之一概率的幸运落到了我们头上。”叶培建说。

12月8日2点23分,大屏幕上出现了长三乙火箭喷出的明亮尾焰。这型中国航天历史上的功勋火箭,带着一个全新的使命再访太空。

飞控试验队员杨眉坐在大屏幕下方,看着火箭越飞越高。嫦娥四号太阳翼帆板顺利展开后,飞控中心里响起了掌声。但对于杨眉和她的同事而言,任务才刚刚开始……(魏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