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丙”送“嫦娥二号”探月
来源:中国航天报 发布时间:2010-10-01
火树银花国庆夜,月城箭起送“嫦娥”。10月1日18点59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豪迈出征,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准确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卫星踏上约112小时的奔月之旅。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拉开大幕。
火箭飞行约25分钟后,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这一突破使嫦娥二号卫星奔月时间比嫦娥一号卫星减少7天。本次发射是长征火箭第131次发射,创造了长征火箭发射的最远纪录。长三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嫦娥二号任务的主要目标是试验、验证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工作。具体将开展六大技术验证:一是验证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二是试验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三是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四是验证100公里×15公里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五是试验全新的着陆相机、数据传输能力;六是对嫦娥三号卫星预选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这六大技术验证将为我国进一步了解月表环境、把握深空探测技术发展规律、有效降低探月工程二期风险提供有益的借鉴。
嫦娥二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相比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新增了技术试验分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进行了全新设计。此外,总体及热控分系统等进行了重新设计,其他分系统进行了局部设计修改。改进后的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系统提高了对月科学探测精度,重点要完成四个科学目标,即:获取更高精度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由嫦娥一号卫星的120米提高至优于10米;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嫦娥二号卫星开展的月球科学探测将在探月工程后续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促进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对月球全球性与综合性环绕探测,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摄影 刘建安相关链接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实现了对月球全球性与综合性环绕探测,完成了探月工程“绕、落、回”发展规划的第一步。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在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2008年2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探月工程二期立项。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月面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将研制并发射我国第一个地外天体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第一次利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地月转移轨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测控网进行测控通信,第一次实现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月夜生存等一系列重大突破。
探月工程二期将实施三次飞行任务,分别为嫦娥二号卫星环月探测任务(简称嫦娥二号任务)、嫦娥三号卫星探测器软着陆任务、嫦娥四号卫星月面巡视探测任务。嫦娥二号任务由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探月工程卫星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全部研制生产及试验任务。(刘思燕 陈全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