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航天“国家队”的人才经——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为国企人才队伍建设出招
发布时间:2019-03-15

目前,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营企业,都可逐鹿其中。建设航天强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是光荣的使命,需要高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支撑。因此,各类航天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是不约而同的。

航天“国家队”对人才持何种态度?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国家队”优势,为国家重大专项工程蓄力?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探索航天“国家队”人才发展良策。

加强骨干人才激励力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对高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人才队伍稳定性受到一定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忠阳认为,一定要加大对核心骨干人才的激励力度,当前的激励机制需要按照市场化方式作出较大改变。“物质激励一定要保证,这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当前来看,平均主义还是重了一点,收入差距没有拉开,未来要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张忠阳说。

针对当前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六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刘志让在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研究保军企业的工资总额政策,加大对骨干人才激励力度》的建议,希望以政策促进各项激励措施的实施,稳定人才队伍,加快航天强国建设。

刘志让指出,工资总额分配应强化国家任务导向,鼓励企业创新投入,考虑任务完成率、增长率、完成质量等因素,应完善工资总额管控与任务完成情况挂钩机制。“在国企工资总额考核体系中,应加强对企业创新的引导与激励,根据创新、研发等投入给予适当支持。”刘志让说,“建议将领军人才、骨干人才薪酬在工资总额中单独列支”,依法赋予领军人才充分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现对骨干人才吸引、留用、激励,充分发挥人才效用。

五院人才队伍相对稳定,全国政协委员、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小津说,稳定局面与采取的人才激励措施有关。五院制定了畅通的人才发展通道,不同领域的人才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此外,人文关怀也是人才结构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五院积极为员工解决居住和子女入学问题,针对任务重、出差多的职工实行定向帮扶。

增强军工科研人员的荣誉感

张忠阳表示,除了物质激励以外,精神激励也尤为关键。“中国航天取得的这些成就,如果没有航天精神做支撑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中国航天事业初创时期,老一辈航天人物质条件要艰苦得多,但取得的却是从无到有的开创性成就。“在激励机制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精神部分加进去,包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以积极的科技创新价值观来加以引导。”张忠阳说。

赵小津介绍,在五院科研人员眼中,航天这份工作可以带来至高无上的荣誉感。他举例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嫦娥四号参研参试代表,五院有几十个人位列其中,“这在任何行业都是极为少见的,有一种责任感、自豪感在里边。”

不仅如此,航天事业本身是朝阳产业,当前正处于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上升期。“看过《流浪地球》的人都知道,人类未来是需要航天事业的,人类何去何从,都与航天有关。这是一份可以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它吸引着广大有为青年投身其中。”赵小津说。

刘志让表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对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的渴求是一致的,民营企业薪酬机制更为灵活。如果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高科技企业增设专项津贴项目、提高专项津贴额度,这其实也是种精神激励,“让领军人才感受到自己是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的。”刘志让说。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大量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的支撑。

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也是人才队伍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议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集团公司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和22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大力实施技术创新。这些创新平台都为集团公司培养、锻炼并输送了大量骨干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大国工匠徐立平,是集团公司一线技能工人的一面旗帜。针对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他说,要不断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组织实施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基础平台建设行动方案。

“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积极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徐立平解释说,企业新型学徒制就是在企业内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新模式。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等方式,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结合,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

徐立平说,企业新型学徒关系可以同时提高工人的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快速提升人才各方面素质能力,帮助他们快速成才。此外,还应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的联合。“高校与大师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共同制定课程,可能会成为未来人才培养发展的新方向。”徐立平说。(任悦鸣 赵聪)